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日前,國際上關于美國總統特朗普將要訪問中國的消息開始流傳,并且跡象越來越明顯。
根據一些國際媒體的報道,美國政府內部已經在著手準備特朗普今年晚些時候的中國之行。
有跡象表明,這次訪問可能規模很大,特朗普計劃帶領一個由幾十位美國大公司老板組成的龐大隊伍一起訪華。
這種模式與他今年5月訪問沙特時的做法很像,當時有30多位美國商界的重要人物隨行,最終在沙特簽下了總額超過兩萬億美元的各類商業訂單。
像特斯拉公司的老板馬斯克、著名芯片公司英偉達的老板黃仁勛等商業巨頭很可能再次同行。
不過也有不確定因素,馬斯克本人和特朗普近段時間關系有點緊張,不知道會不會影響他最終是否參加。
除此之外,在隨行人員的名單上,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的位置顯得特別尷尬。
這主要是因為魯比奧長期以來對中國采取不友好的態度,言行上多有對抗之舉。
因為這個原因,中方已經對他實施了兩輪制裁,其中一項就是禁止他進入中國境內。
魯比奧曾做過很多有損中美關系的事情,比如在2016年,當時的臺灣省領導人蔡英文到美國活動時,他專門跑去和她私下見面。
近年來他還推動過一些限制中國留學生簽證的政策,這些都使得中美關系時不時出現緊張局面。
現在特朗普打算主動來中國訪問,主要目的是為了推動中美之間的經貿合作。
這種情況下,如果特朗普堅持要把一個被中國禁止入境的人帶在身邊,那簡直就像是故意給訪問找麻煩一樣。
因此,了解情況的人猜測,美方很可能換個思路,讓主張與中國合作的財政部長貝森特跟著來。
這位貝森特6月份在美國國會說過:“只有中美雙方真誠合作,才能實現彼此關系的重新平衡。”
這樣的觀點和魯比奧那種強勢對抗的做派形成了鮮明對比。
特朗普這次積極籌劃訪問中國,背后反映的是美國經濟面臨的實際壓力。
雖然今年4月美國對外貿易的狀況有所改善,赤字減少了,但美國制造業的投資卻還在往下掉。
更嚴重的是,中西部地區的農場主們和企業老板們都在抱怨美國設置的關稅實在太高了,這讓他們很煩惱。
很多人以為提高關稅就能把工作崗位拉回美國,結果情況并非如此。
高關稅不僅沒讓工廠大規模搬回美國,反而增加了美國企業的成本,推高了物價。
這對特朗普的政治支持率也造成了負面影響。
正是為了解決這些難題,特朗普急著想通過訪問中國,談成一些大生意,幫助緩解美國的困境,就像年初他去沙特訪問帶回了大筆訂單一樣,為他贏得了好評。
近來中美兩國在瑞士、倫敦先后舉行了經濟貿易會談,取得了一些重要進展。
中國方面也依法適度放松了對部分稀土出口的限制審批,這些都為特朗普的訪問創造了良好的氛圍。
值得注意的是,在特朗普可能訪問中國的消息傳出來的時候,他本人強力推動的一項貿易政策“對等關稅”只剩下最后10天就要到期了。
這個政策要求75個國家減少從中國購買商品,如果不按美國的意思辦,這些國家就可能面臨美國的關稅報復。
特朗普現在和其他75國談判的最大阻力就是中國堅持制裁美國。
所以有觀點認為,特朗普可能在期限到來前訪華和中方達成共識,然后在游說這些國家和美國簽署貿易協議。
就在這個關鍵時候,中國商務部在日前發出了一份明確的警告:堅決反對任何國家為了達成和美國之間的貿易協議,就用犧牲中國利益的辦法作為交換條件。
一旦發現有國家這么做,中國必將采取反擊行動。
商務部的發言人在發布這份警告的時候雖然沒有點名道姓,但大家都能聽出來,警告的對象主要就是日本、韓國、澳大利亞以及歐盟這些美國的傳統盟友。
事實上,這樣的擔憂并非空穴來風。
之前印度就動過這樣的念頭,想通過對中國出口到印度的鋼鐵加征特別關稅,以此來討好美國,好在最后并沒有真的實施。
但這件事確實暴露了部分國家的機會主義傾向。
中國商務部能夠發出這樣嚴肅的警告,是因為我們有足夠的底氣和應對手段。
在稀土領域,中國掌握著全球90%的供應能力,美國最先進的戰機如F-35、重要的核潛艇等軍用裝備的生產都非常依賴中國出口的稀土,這幾乎成了它們武器裝備的“命門”。
在對外貿易的管理上,中國已經建立了一套完整制度,對重要資源的出口進行依法審批,嚴格控制其使用方向和最終流向,決不會讓資源被用來對付中國自己。
在國際合作方面,中國對歐洲的汽車制造商等正常商業伙伴保持了穩定的供應關系,這種做法形成了一種很好的合作示范。
如果這些盟友國家執意追隨美國圍堵中國,它們可能面臨的最直接的打擊就是重要工業原材料的供應中斷,相關的產業鏈可能會受到嚴重影響,最終得不償失。
回顧過去中美的交往,歷史經驗非常清楚地證明:真正務實的合作對雙方都有利,也是解決分歧的唯一出路。
2017年特朗普訪華那次訪問就很成功,在短短三天時間內,兩國的企業一口氣簽署了34項合作協議,總金額高達2535億美元。
這些合作涵蓋了能源、航空、制造等多個重要領域,比如中國石油集團投資參與墨西哥灣的天然氣項目,中國航空公司大手筆采購了300架波音飛機等等。
這些都說明,只要雙方放下不必要的政治干擾,中美之間的合作空間仍然巨大,能給雙方都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美方必須認清現實:中國在涉及國家核心利益的問題上態度是堅定的,不會接受任何在臺灣問題上耍花招、在技術上進行無理封鎖的行為。
中國對魯比奧的態度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除非他改變敵視中國的立場,否則中國不可能輕易取消對他的制裁,也不會給予他制裁豁免。
現在距離特朗普力推的“對等關稅”政策到期只剩最后10天了,這場涉及多國的貿易博弈已經進入到最緊張的關鍵階段。
特朗普計劃訪問中國,同時中國向美國的盟友發出強烈警告,這兩件事同時發生其實傳遞出一個清晰的信號:
在如今全球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時代,搞“美國優先”那一套,企圖通過施壓和脅迫別國來占便宜,這條路注定是走不通的。
世界各國只有堅守公平貿易的原則,在平等基礎上真誠地溝通協商,才能避免做出損人不利己的錯事,否則最終只會讓自己吃苦頭。
——THE END——
參考資料:南方網——商務部:中方樂見各方通過平等磋商解決與美方經貿分歧
環京津新聞網——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與有關國家關稅談判情況答記者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