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朗普對俄羅斯發起了制裁,但是目標直指中國,面對這次的威脅,中方隨即做出了回應,強硬的態度讓美方趕忙換了一副面具。
攤牌時刻
自特朗普給俄羅斯發最后通牒后,美議員格雷厄姆7月15日宣稱要對與俄羅斯貿易的中國等國征收500%的關稅,試圖用經濟暴力切斷中俄能源紐帶,只因中國是俄羅斯最大能源買家,如此明目張膽的對中國出手。
消息放出后,中方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次日明確表態,稱“關稅戰沒有贏家,脅迫施壓解決不了問題”,聲明中三個“堅決反對”分別是反對非法單邊制裁、反對長臂管轄、反對貿易霸凌,與3月份外長王毅的三個“必將”必將奉陪到底、必將回擊霸凌、必將捍衛主權形成呼應,向全球宣告從被動防御轉向主動反擊的戰略轉型。
實際上從貿易戰開始以來中方的反擊精準而迅速,當美國將關稅從54%飆升至145%時,等到的卻是稀土出口驟降93%的重擊,美國軍工產業面臨癱瘓,特朗普的“雷霆攻勢”撞上了鐵板,關稅大棒淪為笑話。
硬碰硬后美國被反殺
稀土的反制只是其中一擊,更令白宮措手不及的是盟友的集體反水,特朗普夢想組建“關稅同盟”圍堵中國,現實卻是歐盟對哈雷摩托實施報復性關稅,日本簽下百億美元對華芯片訂單、韓國三星將百億工廠從德州轉向東南亞。
法國總統馬克龍直言單邊主義是“愚蠢的決策”,德國工廠因俄能源斷供向柏林抗議,印度電廠為高價能源叫苦不迭,當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切斷俄能源供應鏈,實際傷害的恰是美國的“伙伴”,這種戰略孤立讓自己淪為貿易戰場上的孤家寡人。
雖然美國使出乙烷斷供的招數,但在供應鏈戰場上,中國企業表現出驚人的的韌性,衛星化學公司啟動石腦油替代方案,憑借自有船隊和套期保值將成本波動控制在3%以內,被制裁的珠海振戎公司早在2012年遭美打壓,十年間對伊朗液化天然氣交易額不降反增,中國企業用事實宣告“美國長臂管轄的失效”。
美式變臉
意外的是,美國加稅威脅還在熱搜上掛著時,7月15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公開回應,語氣卻是前所未有的溫和,他公開安撫市場稱“不要擔心8月12日這一日期”,指的是中美暫停加征關稅90天的截止期限。
更意味深長的是他透露的中美談判進展“他們有我們想要的東西,我們也有他們想要的東西,現在談判態勢非常良好”,與此同時此前被卡脖子的英偉達H20芯片已獲出口許可,成為美方遞出的橄欖枝。
而美國這種180度轉彎背后是經濟反噬的灼痛,關稅制裁出手后,受到波及的美國農民抗議不斷,化工巨頭因失去中國客戶面臨50億美元損失,特斯拉股價暴跌觸痛華爾街神經。
貝森特急切表示希望“盡快在第三國與中方會面”,這種低姿態與三個月前的傲慢形成荒誕對比,曾經揮舞關稅大棒的特朗普,如今只能接受中方設定的談判前提,平等對話取代單邊霸凌。
特朗普政府的“邊打邊談”策略在實力碰撞中顯露出本質性裂縫,當貝森特笑容滿面談論“談判態勢良好”時,稀土短缺的困境依舊存在,中方的“奉陪到底”從來不是情緒化口號。
如今的局面就是在告訴美國,2018年貿易戰未能阻擋中國崛起,2025年的升級版注定重蹈覆轍,貿易戰的惡果只能是特朗普吞下。
參考資料
美議員威脅對中國等國征收500%關稅,中方回應 京報網2025-7-15
美財長最新放風:無需擔憂美中暫停加征部分關稅截止日期 雙方談判“態勢良好”財聯社2025-7-1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