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防長訪華當面提出,中印邊境盡快“永久劃界”,莫迪政府的葫蘆里究竟埋了什么藥?
據悉,印度防長前段時間訪華,突然談到了中印劃界問題,呼吁雙方建立路線圖,“盡快永久解決”,還說希望中印能夠“重構信任”,徹底克服過去五年間的緊張態勢。換句話說呢,就是恩怨一筆勾銷的意思。
乍一看,印方在劃界問題上顯得很迫切,可仔細一想,就知道辛格的表態,實在經不起進一步的推敲。
【辛格告訴中方防長,印方希望與中國盡快“永久劃界”】
別的不說,中印此前在實控線這邊持續出現爭端,不就是印度這邊小動作不斷,試圖靠對中國示強,反哺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
不過在與中國消極對抗了五年之后,莫迪政府逐漸也意識到,這種做法難以持續,甚至會反過來拖垮印度自己的經濟發展,于是才有了去年的中印喀山峰會。
在此之后,中印逐漸就實控線爭端達成解決方案,實現了脫離接觸。
但這并不意味著,討論永久劃界的時機已經成熟。別的不說,劃界方案怎么談?是否存在一個“兩全其美”的協商空間?
如果劃界問題真有那么容易解決,那么中印過去也不至于對峙了這么久。
問題主要出在莫迪政府那邊。一直以來,印度不肯放棄靠所謂“麥克馬洪”線,給中印邊境劃界的念頭。
【中印可能存在“兩全其美”的選項嗎】
這條線是英國殖民印度時期,向我國西藏地區擴張的產物。當時的英屬印度外務秘書麥克馬洪,企圖靠威逼和利誘,單方面劃分中印邊界,中國對此完全不予承認。
結果印度在獨立以后,全盤接收英國的殖民遺產,其中就包括將“麥克馬洪線”的印度段當成自己的正式邊界,也就是在1962年后,印度才有所消停。
要知道,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機制,至今也召開了二十幾輪了,明確了“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指導方針。
有鑒于此,印度需要證明,自己有能力、有意愿與中國合作管控邊境局勢,這在復雜的中印關系中,這已經是較為簡單的部分了。
【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也來了中國】
如果莫迪政府在這一環節,都拿不出讓人滿意的表現,那么其他議題也不用繼續看了。
說得更直白點,中國在劃界問題上不怎么信任印度。此前中印關系最僵持的時候,印度這邊多次聲稱,中印關系正?;那疤?,是中國全盤接受印度的“邊界主張”,也就是得按照印度的方法劃界。
不是說中印關系現在改善了,莫迪政府就自動自覺地放棄這些不切實際的念頭,日后說不定還會繼續兜售他們的方案,這種無理要求,中國不會接受。
再說了,相比起與中國相向而行,莫迪政府可能更想維持現在的局面,以便在需要的時候,煽動一波國內的極端情緒。過去幾年他們就是這么做的,都已經形成了路徑依賴。
辛格訪華期間的表態,充其量是一種相對積極的政治言論。
【印度要是抱著“麥克馬洪線”不放,那就沒得談】
畢竟這是中印加勒萬河谷沖突之后,印度首次有部長級高層放話,所以需要一些突破性的表態,才能與這次“破冰行程”相襯。
而且印度這邊派來的人,不止辛格,還有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他的另一個身份,是中印邊界問題印方特別代表。
只是他們來中國之前,辛格的首席顧問還在媒體上表示,印度對中國“信任度很低”,就算現在與中國進行接觸,也要為“最糟糕的情況”做好軍事準備。
再和辛格在華表態結合起來看,進一步降低了“永久劃界”的說服力,這話說出來,印度自己相信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還是那句話,只要印度在戰略上對中國的敵意沒有消除,放不下處處與中國競爭的執念,那么不要說永久劃界了,哪怕是修復互信,保持穩定外交關系,也免不了一番波折。
另外還要考慮到,距離中印關系改善,也就過去了8個月的時間而已,很多問題還處在懸而未決的狀態。印度這時候開始卻說要與中國“永久劃界”,體現了他們一貫的急功近利。
【解決邊界問題,要循序漸進】
中國要的是循序漸進,印度卻想著揠苗助長,自然沒有多少共同語言。
可能印度的算盤是,與中國達成劃界協議后,可以反過來幫助自己解決印巴爭端,這就未免有些一廂情愿了。
我們這邊的通報,就完全不提劃界問題,只提到了辛格對中方防長表示,印方不謀求與中方沖突對抗,愿與中方妥善處理分歧,增進交流互信。
某種程度上,這就是我們對印方提議的答復,印度只有做到上述這些,才有資格與中國就“永久劃界”進行討論。不然誰知道印度那邊是真心實意,還是在釋放煙霧彈。
印度需要對中印關系建立正確的戰略認知,然后再來討論永久劃界問題,以現在的雙邊關系氛圍,說這個有些為時過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