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南都記者走訪常平火車站,相關的站場設施已顯破舊。
2025年4月,南都記者走訪東莞東站旁邊的京九玩具城,商鋪人流稀少。
開篇語:
1995年,東莞常平以“京九第一鎮”的豪邁,登頂東莞鎮街經濟榜首。廣九鐵路、京九鐵路的汽笛聲,是它響徹時代的榮耀。三十載風云變幻,當松山湖、長安邁入GDP千億俱樂部,常平卻退居全市第七,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常平如何重歸“C位”?
面對新樞紐崛起的“虹吸效應”與自身樞紐功能老化的雙重挑戰,常平能否憑借謀劃常平站、東莞東站的高鐵(動車)始發站改造、TOD項目建設、產業迭代升級……完成從“交通樞紐”到“生態樞紐”的蛻變?南都、N視頻推出《“京九第一鎮”如何再復輝煌》深調研報道,關注常平的自我重構之路。
五一、端午兩個假期,東莞各火車站陸續迎來出行高峰,東莞東站的日到達旅客量甚至同比增長54%,創歷史同期新高。今年東莞兩會上,市人大代表、常平鎮委書記吳潤玲提交《關于謀劃常平站、東莞東站作為高鐵(動車)始發站的建議》,讓兩個火車站的熱度直線飆升。
素有“京九第一鎮”之稱的常平,是全國唯一擁有兩個大型火車客運站(東莞火車東站、常平站)的鎮。近年來,隨著新高鐵站、城際站在東莞各鎮街陸續建成和投用,常平原來引以為傲的“雙樞紐+超級接駁”優勢已難續輝煌。
如今,廣深鐵路沿線站點高鐵化改造正在進行,常平站迎來了升級的新契機,東莞東站的普速站功能也在實現迭代。但是,同在廣深城際鐵路線上的深圳火車站、廣州火車站、廣州東站都已經加入了高鐵“朋友圈”,常平站想要成為高鐵(動車)始發站,可行性有多高?
被常平視為具有“天時、地利、人和”優勢的兩個車站,想要推進改造成為高鐵(動車)始發站,目前還面臨哪些難點?以常平目前的發展能級和周邊配套,是否足以支撐將兩個車站改造為高鐵(動車)始發站?上述兩個站點若成為高鐵始發站,對常平又有著怎樣的實際意義和推動作用?
新高鐵站“彎道超車”
常平交通樞紐優勢縮小,輻射能力逐漸變弱
位于東莞東部的常平鎮,地處廣深經濟走廊中段,下轄33個村(社區),全鎮常住人口超60萬,村(社區)數量為全市最多,還是全國唯一擁有兩個大型火車客運站(東莞火車東站、常平站)的鎮。
常平火車站歷史可追溯到1911年
此次謀劃作為高鐵(動車)始發站的常平火車站,歷史要追溯到清朝宣統三年(1911年)。當年,隨廣九鐵路華段建成通車,其已同步啟用。1989年,常平站被定為廣九鐵路和廣梅汕鐵路的樞紐車站;1997年5月19日起,京九直通車停靠常平站;同年5月20日起,滬九直通車停靠常平站;同年12月23日,常平鐵路口岸改名東莞鐵路口岸。從1997年起,常平火車站就扮演著東莞交通樞紐的重要角色,它是辦理客車對數和旅客發送量最大的車站,承擔重要短途客運任務。1997年12月31日,常平火車站改名東莞火車站。不過,2013年6月20日,其名稱又改回“常平火車站”。位于茶山鎮和石龍鎮交界的新火車站建成投用,被命名為“東莞火車站”。
謀劃作為高鐵(動車)始發站的東莞東站,起建于上世紀90年代。1990年,當時還叫“常平東站”的車站開工建設,次年建成使用;1996年,京九鐵路全線貫通,常平東站成為京九鐵路和廣梅汕鐵路的樞紐車站;1997年,常平東站正式更名成為東莞東站。這個東莞人熟悉的車站名,一直沿用至今。
常平站和東莞東站線路設置落于下風
2011年12月,虎門高鐵站正式投入使用。這個廣深港高速鐵路的中間站,北上可達北京、上海、長沙、武漢、廣州,南下可到深圳、香港,運送旅客量連年創下新高。加上有東莞地鐵2號線的串聯,便捷度大為提升,很快便成為東莞西南部的交通樞紐。地鐵2號線串聯的另一頭,則是位于石龍鎮與茶山鎮之間的東莞火車站。2014年1月8日,遷址新建的東莞火車站正式投入使用。半年前,原來位于常平鎮的“東莞火車站”已經改回了“常平火車站”。距離常平不遠的塘廈,也在2021年加入了高鐵站的“朋友圈”。當年12月10日,位于塘廈鎮林村社區的東莞南站正式投用運營。東莞南站是東莞的第二座高鐵站,也是贛深高鐵在東莞境內唯一的站點。
綜合來看,虎門高鐵站目前是東莞境內線路最為全面的火車站。2025年新一輪鐵路調圖后,虎門高鐵站還重點新增往山東濟南、江蘇連云港、四川廣元等方向的車次。同時,東莞火車站、東莞南站等新增了多條開往全國各主要城市的車次。
據東莞各大火車站公布的數據,今年五一假期,東莞南站累計到發旅客達18.99萬人次;東莞東站累計到發旅客16.7萬人次(其中,5月4日到達旅客2.08萬人次,同比增長54%,創歷史同期新高);虎門高鐵站的到發旅客量預計達到59萬人次,實際最高到發量是在5月3日,當天到發旅客就達9.7萬人次。
4月30日至5月5日,東莞火車站累計總客流量達到23.8萬人次。客流方向主要集中在香港、廣州、深圳等城市以及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常平站則暫未公開披露相關數據。
與上述三大車站相比,如今的常平站和東莞東站,無論是車站規模、設施設備、旅客運送量,還是線路設置、公交地鐵銜接、輻射力等方面,明顯已落于下風。
常平站站場設施老化配套設施陳舊
今年4月25日,南都記者前往常平站走訪時發現,站前廣場配套設施陳舊,往來旅客較少,各類商業配套的人流更顯稀少。站前廣場一家店鋪老板表示,他的店開了十來年,“現在的人流量,不是說一年不如一年,是一天不如一天了,”眾多受訪者表示,除了常平站的功能設施陳舊、客流被其他新車站分流等原因外,原本與車站相鄰的常平汽車站的搬遷,也進一步削弱了車站吸引力,客流人流每況愈下。
距離常平站約5.2公里的東莞東站,于1991年建成使用,2001新建客運大樓。2015年,東莞東站啟用新站房,2016年完成站前廣場改造。相比常平站,東莞東站的站房功能和站前配套相對完善,但周邊的商業氛圍也難以“獨善其身”。東莞東站旁邊的京九玩具城,南都記者走訪時發現,下午4點左右,玩具城內還在營業的商鋪已是“門可羅雀”。
常平鐵路基礎條件良好
有客流需求且改造技術可行,能促進東部片區產城發展
如今,大灣區軌道交通正在牽引世界級城市群加速融合,“京九第一鎮”常平想要搭上時代前進的列車。今年東莞兩會上,東莞市人大代表、常平鎮委書記吳潤玲帶來了《關于謀劃常平站、東莞東站作為高鐵(動車)始發站的建議》。
他認為,常平鎮的鐵路基礎條件好,具備強大的運輸能力和綜合交通功能。而且,常平站周邊鐵路發展用地條件成熟,具備擴大站臺規模、增加設立高鐵或城際的始發站的基礎;東莞東火車站站臺規模較大,年發送旅客量約750萬人次,距離高鐵線路較近,具有普線開設動車以及改造為高鐵始發站的技術和商務條件。
此外,在東莞市政府、廣鐵集團等大力支持下,常平站升級改造項目(常平站開行重聯動車組相關配套設施改造工程)得以穩步推進,目前正在辦理立項。該項目的建成,能有效解決常平站無法接發重聯動車的問題,為經過該站的高鐵重聯列車停靠提供了基礎條件。
2023年3月,常平火車站與香港西九龍站實現高鐵直通。吳潤玲認為,廣州至西九龍高鐵列車的開行,使得廣深線成為準高鐵線路,沿線車站高鐵化改造、運行是必然趨勢。
東莞東站自2015年啟用新站房以來,東莞東站客流量總體呈增長趨勢,客運需求量持續增加。吳潤玲認為,東莞東站開行跨線動車組列車以及改造為高鐵始發站,有旺盛的客流需求且改造技術可行,能促進東部片區產城發展。他帶來的建議中提及,預估投資7000萬元可完成東莞東站的改造,改造為高鐵(動車)始發站后,能充分發揮站場優勢,服務廣大旅客,增加鐵路營運效能。
百年老站加入高鐵“朋友圈”
廣深兩城,已經提供成熟的更新改造經驗
將常平站、東莞東站改造為高鐵(動車)始發站,可行性有多高?
與常平站同在廣深城際鐵路上的深圳火車站、廣州東站,給出了參考答案。2007年4月18日,廣深城際鐵路建成通車,城際動車組經停常平,成為連接廣州、深圳的重要站點。近年來,深圳火車站、廣州火車站、廣州東站都已經加入了高鐵“朋友圈”。
2019年7月10日零時起,中國鐵路開始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以往僅能辦理“廣深城際動車組列車和發往全國各地的普速長途旅客列車的始發終到業務”的深圳火車站,歷史性地加開了第一對深圳至懷集間開行的跨線動車組列車(車次為D7554/3次),百年老站(深圳火車站投用于1911年10月)邁出了“擴容升級”的第一步。
在深圳政協辦的2019年第11期委員議事廳上,政協委員們就“羅湖口岸經濟帶”展開討論。會議中,有政協委員提出:羅湖居民最大的愿望是能夠在家門口坐上高鐵,希望高鐵能開到羅湖火車站,讓羅湖站成為高鐵樞紐站。
夢想在三年后照進了現實。2022年1月10日8時08分,第一趟高鐵列車G2724次列車從深圳火車站緩緩駛出,百年老站正式步入高鐵時代。
加入高鐵陣營的還有廣州東站。2023年10月,廣鐵集團官網發布《新建廣州鐵路樞紐廣州東站至新塘站五六線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征求意見稿公示》,整套工程除了新建廣州東至新塘五六線外,還包括備受關注的廣州東站升級改造成為高鐵站,改造后廣州東站將由7臺(站臺)16線(軌道)升級為14臺24線,其中地面場8臺14線、地下場6臺10線,按照“地面+地下貫通車場”雙層車場方案改建。
打開廣深城際鐵路動車組線路圖,以常平站為中間點,廣州東站與深圳火車站分居南北兩側,再往北的終點站就是廣州火車站。2024年7月,《廣州站站城產居一體化地區控規優化》經第四屆廣州市規劃委員會地區規劃專業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規劃將引入高鐵線路6條、城際線路4條。綜合官方公示的規劃信息,廣州火車站將改建為面向全國的高鐵中心樞紐車站。
常平站TOD“香港城”開發中
以常平站軌道交通樞紐之利,打造莞港合作示范區
實際上,常平近年來正積極響應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部署,利用廣深鐵路、京九線、莞惠城際等軌道交通優勢,大力推動常平火車站TOD“香港城”項目和東莞東站TOD項目開發。2022年,常平火車站TOD項目全面完成私人物業征收,項目展廳開放啟用,回遷安置項目加速推進,東莞東站TID項目完成土地出讓前期手續;2023年,常平火車站TOD項目落地建設加速推進,面向全球企業“掛榜招商”,東莞東站TID項目地塊加快出讓;2024年,兩個火車站的TOD項目作為大型城市項目和產業平臺高標準打造,穩步推進。
常平鎮委書記吳潤玲表示,常平鎮正在進行常平站TOD“香港城”的開發,開發規劃以常平站軌道交通樞紐之利打造莞港合作示范區,該規劃對常平站的站房、交通組織、商業形態等進行了統籌,對常平站遠期改造提出了概念規劃,建議可借力廣深鐵路沿線站點高鐵化改造的契機,進一步升級改造常平站成為高鐵(城際)始發站,形成更便捷的綜合換乘系統,打造高鐵、城際、地鐵一體化樞紐。
此外,東莞東站TOD項目正在有力推進中,范圍內設有莞惠城際常平東站點以及規劃中的地鐵3號線東莞東站站點,項目統籌了東莞東站、地鐵、城際軌道、公交設施。
吳潤玲認為,常平站、東莞東站改造為高鐵(動車)始發站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條件,但從目前來看推進難度仍然很大,需要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的全力支持甚至更高層級的協調,他建議由市層面進一步研究常平站、東莞東站改造作為高鐵(動車)始發站的可行性,大力支持、統籌推進。
常平站、東莞東站,想要推進改造作為高鐵(動車)始發站,目前還面臨哪些難點?常平鎮目前的發展能級和周邊配套,是否足以支撐將常平站、東莞東站改造為高鐵(動車)始發站?上述兩個站點若成為高鐵始發站,對常平又有著怎樣的實際意義和推動作用?關于上述問題,截至發稿時,常平鎮暫未作出進一步回應。
不過,由東莞市常平鎮工程建設中心報送的《常平站升級改造項目(常平站開行重聯動車組相關配套設施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目前已獲東莞市發展和改革局批復同意建設。今年5月,東莞市發展和改革局批復同意的信息提及,常平站升級改造項目估算總投資為2566.94萬元,所需資金由市財政與常平鎮各承擔50%。建設內容涵蓋站臺及站房改造。
常平站升級改造的消息已經傳來,東莞東站的新消息何時會到?
南都調研 總734期
策劃:何永華
統籌:梁錦弟
采寫:南都記者 莫曉東 曾奕靜 黃慧萍 黃嘉豐
攝影:南都記者 劉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