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我告訴你,老舊50元紙幣,竟然有可能拍出28萬元的天價,你會相信嗎?
這可不是天方夜譚,說的正是第四套人民幣中的“幣王”——1980年版50元紙幣。
這張老50元為何如此珍貴?它如今究竟價值幾何?今天,就來和大家好好嘮嘮這個話題。
先來講講第四套人民幣,它簡稱為四版幣,是我國發(fā)行的第四套法定貨幣。
從1987年正式發(fā)行,一直到2018年退市,在眾多已經退出流通的人民幣中,它的存世量相對較大。
而8050,指的就是年號為1980年的50元紙幣,它于1987年發(fā)行,在四版幣里算是發(fā)行時間最早的幣種之一。
然而,80年版50元紙幣的防偽技術在當時相對薄弱,這就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導致假鈔泛濫成災。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央行在1992年又推出了1990版50元紙幣。為了便于區(qū)分這兩個版本,我們習慣將它們分別稱作“8050”和“9050”。
9050一經發(fā)行,8050便迅速被銀行大量回收并銷毀。算起來,8050從發(fā)行到退出市場,僅僅流通了5年時間,就匆匆告別了歷史舞臺。
在80年代,50元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無疑是一筆巨款,平時大家都不舍得花,這就使得8050的實際使用率非常低。
再加上其本身發(fā)行量就不算多,當時人們的收藏意識也比較淡薄,又遭遇銀行大規(guī)模回收銷毀,導致8050的存世量相較于其他四版幣,簡直少得可憐。
因此,稱它為“四版幣幣王”,那是實至名歸。
接著說說8050的價格情況。由于8050的珍稀性,它在收藏市場上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比如說,那種票面平整挺括、四個角都尖銳如新的8050,即便在燈光下能看到一些細微的黃斑,其價格也能叫到2900元。
要是品相稍差一些,報價也能有850多元。而如果紙幣已經褪色,還帶有一些小破損,品相不太好的,大概只能賣到400元左右。
與硬幣收藏有所不同,紙幣收藏的價格受品相、號碼等因素影響極大。就拿去年那張以28萬元成交的8050來說,它獲得了PMG的冠軍分。
據(jù)我查看PMG官網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截至目前,送去評級的8050一共有31836張,然而能拿到冠軍70分的,僅有5張!
要知道,能得到PMG70分的評價,意味著這張發(fā)行已超30年的8050,品相幾乎和剛從印鈔廠出來時毫無二致,保存得堪稱完美!
畢竟紙幣在市場上流通,難免會遭遇破損、污染等情況,想要保持完美品相實在是難上加難,防霉、防蛀、防折痕,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得小心翼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