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天光出明,伴隨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南方電網貴州安順市郊供電局的黨員搶險隊背著30多斤的工器具,搭乘沖鋒舟橫渡濁浪,在10千伏榕外II回線作業現場展開低壓臺區系統性修復工作……
這是6月30日,貴州榕江楊家灣村上演的一場“擺渡搶修”。
受二次洪峰持續沖擊,楊家灣村寨周邊河流水位暴漲,道路被洪水嚴重淹沒,電力設施受損嚴重。黨員搶險帶領搶險人員立即趕往現場。
搭乘沖鋒舟“擺渡搶修”。
可因為水淹嚴重,平日里10多分鐘的車程,如今需換乘沖鋒舟才能抵達。在上海救援隊的協助下,搶險隊員乘坐沖鋒舟穿梭于洪水中,背著30余斤的工器具,在搖晃的舟上保持平衡。
跳下沖鋒舟,真正的難才剛開始。積水混著泥沙,足有膝蓋那么深,每走一步都像被什么拽著似的。腳上的絕緣膠鞋灌滿泥水,陷在泥里拔都拔不出來,得幾個人搭把手才能繼續往前走。肩膀上的工具包一晃一晃的,勒得生疼,可大家哪顧得上這些,只顧弓著背,深一腳淺一腳地在軟乎乎的泥路上挪。
在這支隊伍里,黨員們始終沖在最前面。
黨員搶險隊隊員分區排查線路隱患,梳理每一處受損設施。
“我水性不好,但群眾家里的燈不能一直滅著。”黨員王超擦拭著臉上的水珠,安全帽下的眼神格外堅定。作為搶險隊的技術骨干,他主動承擔起臺區線路的全面排查任務,即使每次渡河時都需隊友協助,但仍堅持每日第一個抵達現場。在他的帶領下,黨員搶險隊摸索出“逐桿檢測+分區搶修”的高效模式,隊員們分組包干,逐根檢查電桿穩定性,分區排查線路隱患,梳理每一處受損設施。僅3日就完成7處關鍵設備的修復加固,恢復供電。
作業現場,隊員們顧不上擦拭臉上的雨水和汗水,趴在被泥水浸泡的電桿上擰緊螺絲,蹲在打滑的田埂邊調試設備。“你看,那家的燈亮了!”搶險隊隊長盧森指著遠處剛恢復供電的房屋,眼角滿是欣慰,“每次看到老鄉們笑著給我們豎大拇指,就覺得再累都值了。”
截至6月30日,楊家灣村低壓臺區均已恢復供電。在這場與洪水的“拉力賽”中,黨員搶險隊用沖鋒舟作“橋”,以初心為“槳”,在洪波中劃出一條條通往光明的航線,讓黨徽在搶險一線閃耀,讓萬家燈火在風雨中重燃。(文/圖 易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