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6月29日,溫州醫科大學阿爾伯塔學院首屆畢業典禮在國際交流中心報告廳盛大啟幕。57名身著中加雙色學位服的畢業生,以“雙學位”為舟、以“中加智慧”為帆,從甌江之畔啟航,奔赴全球醫療健康事業的新征程。這場典禮,不僅見證了全國首個臨床醫學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首屆學子“破繭成蝶”,更展現了學校五年深耕的硬核成果。
首家:五年破局,標桿這樣煉成
作為教育部批準的全國首家臨床醫學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溫州醫科大學阿爾伯塔學院自2020年落地浙江以來,以“中加雙導師制”“五育融合課程體系”等創新模式,突破傳統醫學教育邊界。
加拿大駐上海總領事陳家妮在致辭中表示,兩校合作始于五年前,此合作不僅是學術交流,更是中加之間基于尊重、共享價值觀及教育醫療追求卓越的橋梁。她同時寄語道,希望繼續鞏固合作基礎,畢業生憑借自身品質塑造全球醫療保健未來,祝愿阿爾伯塔學院持續成功。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中外合作辦學分會理事長、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原副司長、一級巡視員方軍表示:“兩校合作建立了我國首個臨床醫學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培養出優秀醫學人才,成為臨床醫學中外合作辦學的院校典范。”
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舒培冬指出:“作為全國首個聚焦臨床醫學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阿爾伯塔學院的成立與發展填補了醫學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空白,開創了臨床醫學領域中外合作辦學的先河,實現了‘零的突破’。”
五年來,學院在浙江省“中外合作辦學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中扮演先鋒角色,累計投入中加頂尖師資超200人次,構建起覆蓋基礎醫學、臨床實踐與科研創新的國際化平臺。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教務長弗娜·姚(Verna Yiu,音譯)在致辭中強調:“這是中加教育史上首次實現臨床醫學專業從招生到培養的全流程深度合作,為全球醫學人才培養提供了‘中國方案’”。
首航:57名“雙學位”醫者,以青春之名跨越山海
“期待你們以融通中外的智慧與擔當,以‘無問西東’的勇氣與果敢,爭做國際化浪潮中的‘逐夢者’。”溫州醫科大學黨委書記金煥民的祝愿,讓不少畢業生動容。
畢業典禮上,中加雙方校領導共同完成“跨洋撥穗”儀式。李校堃校長為畢業生正冠撥穗,弗娜·姚與畢業生親切握手,宋偉宏院士親手頒發溫州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學位證書,布倫達·赫默爾加恩(Brenda Hemmerlgarn)院士同步授予加拿大生物醫學學位證書。這一刻,57份中加雙學位證書化作“國際通行證”,賦予學子們在全球醫療舞臺上的雙重身份。
首屆畢業生中,6人獲國家留學基金委全額資助,赴阿爾伯塔大學等世界頂尖醫學院深造;12人保研至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雙一流”高校;20余篇SCI論文發表于國際權威期刊;更在“國際互聯網創新大賽”中斬獲全國金獎。
加方教師代表特雷西·西里爾(Tracey Hillier)表示,阿爾伯塔學院學子的求學之路獨一無二,充滿挑戰也意義深遠——正在架起一座連接兩種文化、兩種醫學傳統的橋梁。
教師代表、溫醫大附屬第一醫院腎內科李鐸老師寄語畢業生:“以中西融通的智慧為刃,以終身學習的熱忱為帆,到世界需要處書寫醫者仁心,學院永遠是你們精神的歸處。”
“我們的課程表里有凌晨三點的跨洋研討,也有西湖邊的臨床實踐。”畢業生代表陳禹辛的發言引發全場共鳴,“中加智慧的碰撞,讓我們既懂‘循證醫學’的嚴謹,也深諳‘大醫精誠’的溫度。”
首創:從“中國方案”到“全球貢獻”,教育合作結碩果
典禮現場,7名優秀畢業生被聘為“中加校友聯絡員”。與此同時,學院向丹尼斯·國本(Dennis Kunimoto)教授、阮積晨教授等8位中加學者頒發“杰出貢獻獎”,致敬他們在課程體系共建、科研平臺搭建中的開拓性貢獻。
隨著中加師生共同朗誦原創詩篇《我們這五年》,典禮進入高潮。大屏幕上,五年間200余場跨洋學術會議、3000小時云端授課、50項聯合科研項目的影像快速閃回,最終定格為“點亮新夢想 開啟新征程”的啟動畫面。陳家妮、方軍、金煥民等中加嘉賓共同按下啟動柱,象征著學院正式邁入“深化中加、輻射全球”的第二個五年發展階段。
在《我相信》(I Believe)的激昂旋律中,五彩熒光滿場揮舞,57名醫者新銳有序離場,奔赴下一站——用中加智慧守護人類健康的星辰大海。
黃荷鳳院士等專家為畢業生發來視頻寄語,鼓勵學生們在未來的道路上求真務實,努力向上,成為醫學領域的佼佼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