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剛剛發(fā)布訃告
中國科學院院士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黃本立
于2025年6月29日16時56分
在廈門安詳辭世
享年100歲
以下為訃告原文
訃 告
我國原子光譜分析的奠基者之一,著名光譜學家、分析化學家和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優(yōu)秀教師,廈門大學教授黃本立先生,于2025年6月29日16時56分在廈門安詳辭世,享年100歲。
黃本立先生1925年9月21日生于中國香港,籍貫廣東新會。1945-1949年就讀嶺南大學物理系;1950-1986年于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歷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1986年調任廈門大學教授。199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曾任中國化學會理事長、分析化學學科委員會主任委員、《光譜學與光譜分析》主編、廈門大學現(xiàn)代分析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等職務。
黃本立先生一生致力于光譜分析的研究和實踐,是我國原子光譜分析的開拓者、領路人和自研科學儀器的先行者。他在原子發(fā)射、原子吸收、原子熒光光譜及等離子體質譜分析的理論和方法等領域取得了系列原創(chuàng)性重大成果,在國內(nèi)外學術界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他倡導“理論、應用和儀器裝置”三位一體的科研理念,創(chuàng)制國際公認的“最完善的雙電弧光源”,成功研制中國首套原子吸收光譜裝置、國際首臺瞬態(tài)脈沖輝光放電質譜儀等,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等獎項和榮譽。他治學嚴謹、樂教愛生,始終堅守三尺講臺,注重淬煉學生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自上世紀五十年代起,他先后擔任中國科學院“光譜學習會”和“物理光譜班”的骨干教師,并為國內(nèi)外10余個原子光譜培訓班授課,培養(yǎng)了一大批光譜分析領域的優(yōu)秀人才。黃本立先生矢志報國,畢生堅持推進我國科研的開放與國際合作,成功申辦并主辦了第35屆國際光譜會議,這一盛會成為中國光譜分析全面走向世界的重要里程碑。黃本立先生將畢生精力獻給祖國的教育事業(yè)和科學研究,以赤子之心譜寫絢麗多彩的光譜人生,為我國原子光譜事業(yè)的開創(chuàng)與分析科學的發(fā)展作出重大貢獻。
黃本立先生的逝世,是我國教育界和科技界的重大損失,更是廈門大學的重大損失!我們沉痛悼念并深切緬懷黃本立先生!
黃本立先生遺體告別儀式定于2025年7月3日10時在廈門市集美區(qū)天馬山福澤園敬親堂舉行,敬告其生前親朋好友、師生同仁。
謹此沉痛訃告。
廈門大學黃本立院士治喪工作小組
2025年6月30日
黃本立是我國原子光譜分析的奠基者之一,著名光譜學家、分析化學家和教育家。
黃本立的科研人生,只為國家所需,國家需要解決什么問題,他就研究什么——他最初的理想是當攝影家,在看到國家的需要后轉行從事光譜分析。
一
上世紀50年代
在嶺南大學物理系讀書的黃本立
面臨兩個選擇
一是出國讀研究生
二是留在國內(nèi)參加新中國建設
這時,他的同學告訴他
東北急需理工人才
等不及畢業(yè)的黃本立
和同學們熱血沸騰地北上“革命”去了
不過,20年前,黃本立告訴《廈門日報》一個秘密:“其實我當時北上還有一個不純的動機。”他知道他要去的東北科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前身)附近,有個東北電影制片廠(即后來的長春電影制片廠)。黃本立原本想先去做國家需要的工作,等有機會再調到東北電影制片廠,做自己感興趣的攝影。
但是,在看到國家的需要后
黃本立逐漸放下
到東北電影制片廠做攝影的念頭
從此將自己的命運與原子光譜分析
牢牢緊扣
光譜分析是利用物質發(fā)射的光判斷物質組成的一門技術。相比化學分析法,原子光譜分析法最大的特點是快速、靈敏。當時,作為新中國的重工業(yè)基地,國民經(jīng)濟恢復時期的東北,生產(chǎn)任務十分繁重,鋼鐵、冶煉、地質勘探等產(chǎn)業(yè)急需快速、準確的原子光譜分析技術,而這種技術在剛成立的新中國基本上是空白。
不過,面對國家急需,黃本立所在的研究所的光譜分析實驗條件十分有限,設備的缺乏更是讓黃本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黃本立在研究所的倉庫里“淘”到了一臺日本人留下的廢舊的小型攝譜儀,從修理機器開始自己新中國原子光譜泰斗之路,最后不僅修復成功,而且他使用過期很久的感光板,居然完成了一些樣品的分析。
這位“修理工”并不是魔術師
其實是他具有奮斗開拓精神
1955年黃本立在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進行光譜分析實驗
緊接著,黃本立又用新購的蘇制中型攝譜儀,先后研究建立了球墨鑄鐵、黃銅等的定量分析方法,并把光譜分析推廣到工廠去,幫助他們建立光譜實驗室,有效解決“爐前快速分析”等常見問題。
1952年,他為撫順鋼廠試制了一臺電花激發(fā)光源,這可能是我國第一臺自制光譜分析用的電花光源。
原子光譜的應用十分廣泛,除了最常用的金屬冶煉,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聯(lián)用也十分常見,比如地質勘探、環(huán)境監(jiān)測、檢驗檢疫等行業(yè)。
1955年,黃本立轉向了礦石礦物分析,提出“數(shù)階法”半定量分析中的“接線法”和“內(nèi)標法”,這在當時國內(nèi)主要用照相攝譜法的情況下,具有較大的學術意義和應用價值。
1957年,黃本立創(chuàng)立了一種可測定粉末樣品中包括鹵素在內(nèi)的微量易揮發(fā)元素的雙電弧光譜分析光源,被國外專家譽為“最完善的雙電弧光源”。
上世紀60年代,黃本立又轉向了超純物質分析,再到環(huán)境樣品……1975年,他開始從事新型光源感耦等離子體光譜分析研究,將氫化物元素的測定靈敏度提高了20倍。
“國家需要解決什么問題我就做什么?!?/strong>
黃本立就這樣
一頭扎進了原子光譜分析的研究世界
不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于香港的黃本立一度被誣告為“比‘007’還厲害的九國特務”,他是位樂觀的人。被隔離審查時,他用垃圾堆里撿到的玻璃片、大頭針、塑料板等做出量角器,計算所需要光譜分析數(sh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一部分被用到后來出版的《發(fā)射光譜分析》一書中他編寫的“光譜儀器”一章內(nèi)。
二
1986年
黃本立調任廈門大學,時年61歲
他到廈大參加的第一個會議是
離退休動員大會
當時廈門大學的光譜分析科研條件一般,在設備人才資金緊缺的艱難條件下,黃本立白手起家,開始新一輪的創(chuàng)業(yè)。
實驗儀器緊缺
黃本立向自己熟悉的儀器廠商要了一臺退貨的ICP原子熒光儀,修好后給研究生做實驗用;
聯(lián)系一些國外儀器公司,爭取到了價值數(shù)十萬美元的大中型光譜儀和一些其他儀器的捐贈;
和儀器公司建立聯(lián)合實驗室,開展科研合作,逐漸解決了儀器不足的問題。
科研人員不足
他利用當時剛批準成立的廈門大學分析專業(yè)博士點招收博士生,并連續(xù)爭取到王小如、楊芃原、袁東星等3名留學博士回國到小組做博士后,這是我國第一批以原子光譜為研究方向的博士后研究人員,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20世紀90年代,黃本立和博士后楊芃原在廈門大學討論實驗
黃本立帶領著研究小組克服重重困難
齊心協(xié)力開展多個科研項目研究
他們建立了流動注射電化學氫化物發(fā)生法,使氫化物發(fā)生法可以不必使用硼氫化物,引起國內(nèi)外同行的諸多關注和追蹤研究。
接著,他們又開展強電流微秒脈沖供電(HCMP)空心陰極燈激發(fā)原子和離子熒光分析法的研究,使包括一些稀土元素在內(nèi)的多種元素檢出限改善了幾倍甚至幾十倍。這項HCMP技術于1997年獲得國家專利,并于2000年獲得福建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在廈門大學,黃本立建成了一個堪稱國內(nèi)一流的原子光譜實驗室,并與分析化學教研室的其他實驗室一起聯(lián)合發(fā)展成為“廈門大學現(xiàn)代分析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這對廈門大學現(xiàn)代分析科學的學科建設和發(fā)展起到重要作用。
作為老師
黃本立的特點
除了一口濃厚廣東話口音外
還有嚴謹學風
他的研究小組曾經(jīng)在論文發(fā)表了五年之后
請求學術刊物再發(fā)表一份更正
雖然錯誤是無傷大雅的
黃本立(左二)在廈門大學指導學生做實驗
三
黃本立自幼體弱多病
他曾預估自己活不過50歲
不過,他顯然“分析”錯了
10年前的廈大校慶
90歲的黃本立輕盈走上領獎臺
小伙伴們都驚呆了:
90歲并不稀奇
稀奇的是居然能這么年輕!
這位瘦小的健壯老人,把自己的健康歸結于他妻子的“喂養(yǎng)”。
這也要感謝原子光譜,1954年,黃本立等舉辦光譜學習會,為各地培養(yǎng)光譜分析人才,學生之一就是后來成為他妻子的張佩環(huán)。
和大多數(shù)科學家不同的是,除了原子光譜,黃本立還有豐富的世界,雖然沒有當成攝影家,他一直沒忘“搗鼓”攝影,他拜本報前攝影記者姚凡為老師,稱呼他“姚凡老師”。
攝影:姚凡
這位自然科學家充滿了浪漫主義
他還愛集郵,看神話故事書
翻閱各種雜志。他還喜愛文學藝術
他至少看了兩遍《簡·愛》
并專門去買了歌劇《奧德賽》VCD來聽
黃本立父母早逝,老祖母給他講的神話故事與他孤獨的童年生活相伴。神話故事令他一閉上眼睛,腦瓜里就閃現(xiàn)出“一大堆神話中的精靈”。
黃本立曾經(jīng)說:
“青春其實沒有什么秘訣,
你想自己多年輕,你就有多年輕?!?/strong>
永別了,先生!
來源:廈門日報
聲明: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學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指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