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譚曉萍 龍秋林
6月30日,晨光熹微,湖北省恩施州巴東縣沿渡河鎮界河村的一間農家小屋內,代永會的身影已穿梭在灶臺與病床之間。動作嫻熟地為丈夫朱興華按摩、洗臉,這些重復了6000多個日夜的動作,早已刻進她的生命年輪,成為一家人與命運抗爭的底氣。
2006年,一場意外讓在外務工的朱興華高位癱瘓,這個家庭瞬間被陰霾籠罩。然而,代永會沒有被擊垮,她毅然決然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擔。“既然嫁給他了,不管他怎樣我都要照顧他。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我還是得把這個家撐起來。”代永會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代永會在給癱瘓的丈夫按摩
此后的每一天,代永會都像一個不知疲倦的陀螺。清晨,她總是第一個起床,為丈夫按摩、洗漱,防止肌肉萎縮;飲食上,她變著法子準備營養餐,確保營養均衡;田間地頭,她辛勤勞作,養豬種菜,只為撐起這個家。農忙時節,她常常在田地與家之間往返奔波,即使累得腰酸背痛,也從未有過一句怨言。
代永會的付出,不僅體現在對丈夫的悉心照料上,還包括對年邁公公的贍養。“養兒防老,現在兒子不能盡孝,我這個做兒媳的,自然要擔起這份責任。”她用行動踐行著傳統美德,贏得了鄰里鄉親的一致稱贊。
朱興華感慨地說:“我現在的生活,全靠她照料,沒有她,我活不下去。”村民孫長龍也忍不住感嘆:“一個女人,這么多年默默付出,從不叫苦叫累,真的太不容易了!”
19年,6000多個日夜,代永會從青絲熬成白發,卻始終堅守在丈夫身邊。2019年,代永會被村里評選為“最美村民”。“希望通過榜樣的力量,傳遞正能量,弘揚真善美。”界河村村委委員張芳表示。
(通訊員供圖)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