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6個月的修繕
全國唯一保存較為完整的村級孔廟
福州倉山螺洲孔廟
重新開放啦!
▲重光啟戶儀式現場
1
全國唯一保存較完整村級孔廟
螺洲孔廟位于倉山區螺洲鎮吳厝村
始建于南宋末年
明成化十年(1474)重建
正德十六年(1521)
隆慶二年(1568)兩次重修
是福州古代五座孔廟之一
是福州現存兩座孔廟
(另一座是福州孔廟)之一
也是全國唯一保存較為完整的村級孔廟
螺洲孔廟歷經數百年的滄桑
見證了吳厝村的變遷
承載了許多人的信仰與文化記憶
修繕后的螺洲孔廟內
含國學學堂、孔子文化展館等
2
建筑風格獨特
廟前的欞星門是螺洲孔廟的標志性建筑,相傳二十八宿中有一顆掌管文化的星叫“欞星”,又名“文曲星”,把孔子與天上管文化的星宿聯系起來,意在說明孔子的至高地位。
欞星門為三門六柱華表式結構。中門是“雙龍戲珠”,左右兩邊是“丹鳳朝陽”。
六柱雕有穿透龍柱躍入龍門的6條鯉魚,寓意學優登仕、鯉魚跳龍門,彰顯了螺洲村民尊師重教的精神。
3
活化利用 傳承閩都文化
去年11月,依托螺洲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旅游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倉山區啟動螺洲孔廟全面保護性修繕工作。
倉山區組建由古建筑專家和文物保護專業人員構成的團隊,重點對建筑本體進行結構加固,精心修復屋面、墻體和木構件,細致還原飛檐翹角、彩繪雕刻等特色細節。
經過6個多月的施工,螺洲孔廟煥然一新,重新對外開放。
倉山區相關人士表示,螺洲孔廟重新開放是倉山區活化利用古建筑群、打造集文化傳承、研學體驗、市民共享于一體的城市文化新名片的生動實踐,將為閩都文化的傳承發展貢獻倉山力量。
記者 林銘/文
倉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新媒體編輯 陳翔茹
監制 管慧 危磚黃
福州晚報新媒體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注福州晚報,獲取更多資訊
點亮和
轉發分享更多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