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載風雨兼程,三十載潤物無聲。在重慶市江津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成立30周年之際,這片鐫刻著百年樹人初心的熱土,正以“五老”銀發丹心托舉朝陽的生動實踐,書寫著新時代鑄魂育人的答卷。江津區關工委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組織動員全區廣大“五老”,不斷深化青少年理想信念、科技素養、法治觀念和心理健康教育,支持幫助青少年成長成才。
▲區關工委開展“中華魂”主題讀書活動20周年慶祝活動
01
薪火相傳
從11人到萬人關愛矩陣
時針撥回到1994年11月22日,江津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成立。時任江津市委副書記陳德偉任主任,西南服務團王培中、二野軍大魏澹、地下黨員韓志平同志任副主任,并組建起由11位老同志參加的傳統教育報告團,深入學校、鎮街等地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報告會,開啟了帥鄉傳承紅色基因的征程。“那時候講臺是臨時搭的,話筒要靠電池供電,但孩子們眼里的光讓我們覺得一切都值得。”老同志韓志平回憶起首次宣講時,仍難掩激動。
2013年成為江津關工事業的重要轉折點。區委辦公室下發文件明確規定“各級各部門關工委主任由在職主要領導兼任,老同志任常務副主任負責日常工作”。據此,歷任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夏沛、敖天才、涂開祥、鐘紅兵等領導先后擔任區關工委主任,推動基層組織建設駛入快車道。
▲區關工委先后4次被評為“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
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關心下一代工作,區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堅持參加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會議、重要活動。2022年3月,區委辦公室、區政府辦公室聯合下發《關于加強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的實施方案》,全區上下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關工委主動作為、部門鎮街積極配合、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常態化工作機制。
如今,全區811個基層關工委織就密實網絡,1萬余名“五老”隊伍中,既有退休干部、教師,也有花椒種植專家、企業勞模,形成“銀發先鋒”關愛聯盟。接下來,區關工委還將動員更多有激情、有能力、有干勁、有愛心的“五老”參加關心下一代工作,努力建設一支素質優良、覆蓋面廣、力量充足、結構合理的“五老”隊伍。
▲中國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揭牌儀式在蔡家小學舉行
02
品牌鑄魂
特色工作培育時代新人
“是家鄉培育了我,現在學有所成,我也要為家鄉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北京交通大學碩士畢業生程偉說。這位來自石門鎮的青年在獲得碩士學位后,毅然放棄北京高薪崗位,回到重慶參與江北國際機場T3A航站樓、果園港國際樞紐經濟產業園等國家重大項目建設。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2008年,我區在全市首創設立“生源地貧困(優秀)大學生助學金”,江津籍的城鄉低保戶子女、農村建卡貧困戶子女、孤兒、烈士和重點優撫子女以及其它特殊困難家庭子女,都可以申請獲得資助。每年7至8月,關工委的老同志們和教育部門的同志密切配合,頂烈日、冒酷暑,走村入戶宣傳、調查、審核、公示,確保在開學前完成所有助學金的發放,不讓一個優秀大學生因貧失學。17年來,全區累計發放助學金2743.2萬元,資助江津籍貧困(優秀)大學生7382人次。目前,已有6000多名大學生畢業走上工作崗位,他們中有的用所學所識回報家鄉,有的心懷感恩將愛心傳承,有的成為了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的骨干力量。生源地助學金項目還被評為重慶市“十百千萬”五老關愛行動幫扶品牌。
▲區關工委開展“六一”慰問活動
這僅是區關工委眾多工作品牌的縮影:“聶帥故事進校園”“清明祭英烈”等紅色教育活動品牌以史鑄魂、以文化育人,推動紅色基因代代相傳,20多萬青少年種下“紅色”種子,讓蓬勃青春與家國情懷“同頻共振”;每年組織14萬余名青少年參與“中華魂”讀書活動,連續21年榮獲重慶市“中華魂”讀書活動優秀組織單位和全國“中華魂”主題教育活動先進集體;“關愛明天 普法先行”活動中,1000余名“五老”和志愿者擔任法治宣講員,助力青少年樹立法治意識,共同守護成長“藍天凈土”……
回望三十年,區關工委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做亮做好品牌活動,讓下一代心有所屬、書有所讀、夢有所圓、家有所暖、教有所依、法有所護、技有所長。
▲江津區生源地貧困(優秀)大學生助學金發放大會
03
“三十而立”
精準關愛延伸服務觸角
區關工委站在“三十而立”的歷史節點,正以精準化關愛為筆,在新征程上書寫育人新篇章。
“我們詳細記錄了每個孩子的身高體重,根據大家的情況量身定制羽絨服。” 區關工委翻出“寒冬送溫暖”活動的臺賬,12年來1882名困境兒童收到的不僅是羽絨服,還有內含文具、書籍的 “暖心包”。
▲區關工委慰問貧困留守兒童,為孩子們送去量身定制的羽絨服
這種精準化關愛延伸到各個領域:鄉村振興實踐中,“五老”在花椒林里辦起“田間課堂”,發揮老專家、老勞模的優勢作用,面對面、手把手傳授技術,重點培育出5名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帶動周邊群眾增收;“家校社共育”平臺上,教師、家長通過“三寬”教育課程更新教育理念,推動政家校社協同育人;社會治理過程中,各級關工委以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弘揚好家教好家風為抓手,積極參與社會治理,為青少年營造了良好的成長環境。
如今的江津關工事業亮點紛呈、碩果累累。區關工委連續4次被評為“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獲評全國“五好”基層關工委優秀組織獎、全國關心下一代宣傳工作標兵單位。聶帥陳列館被中國關工委命名為“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蔡家小學被中國關工委命名為“全國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周克勤、魏澹、王曉玲等被評為“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魏澹榮獲“全國最美五老”榮譽稱號。
三十載光陰在“五老”鬢角染霜,卻在青少年心中種下希望。從1994年至今,區關工委用三十年時間書寫了一份“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溫暖答卷。在這條永不停歇的關愛賽道上,白發與青絲的交匯,終將凝成托舉未來的磅礴力量。在帥鄉這片熱土上,關工事業如長江之水,將繼續奔涌向前。
記者: 鐘 堯
編輯:傅婧 編審:胡德賽
值班副總編輯:易志慧
總編輯:黃 艷
聲明:凡江津區融媒體中心所屬平臺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