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一天深夜,周總理急忙敲開了毛主席的房門,帶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沒成想,毛主席聽后,卻不慌不忙地回應說:“放2顆原子彈,但先不要對外公布。”這是怎么回事?
原子彈的威力巨大,“投放”原子彈,目的就是為了證明實力強悍,起到威懾作用,就像當年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的“杰作”一樣。
周總理帶來的“壞消息”是什么?毛主席為什么決定“悄無聲息”放2顆原子彈?
1969年,中國與蘇聯的關系格外冷淡,珍寶島一戰,中國出于自保、也出于自衛,進行反擊。
誰料,中國做出的反擊,還是讓蘇聯有些消化不了,又有些惱羞成怒,頗有些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感覺。
中蘇邊境線周圍的氣氛劍拔弩張,蘇聯內部的一些高層都將中國視為“威脅”,希望給中國來個厲害瞧瞧,最好是一舉將中國的壯大掐滅在萌芽狀態。
其中,蘇聯國防部長格列奇科就主張對中國進行一次核打擊,直接“效仿”美國當初的行為。
當時,中國也研發出了核武器,但是中國的核武器到底發展到了哪一步?是否成熟,蘇聯對此一知半解,因為當時中蘇關系已經出現了嚴重裂痕。
蘇聯當時的想法就是給予中國一次痛擊,據聞蘇聯準備進行核打擊的地方就包括中國在羅布泊的核試驗基地,也有一些十分重要的城市。
蘇聯方面有意對中國進行核打擊,中國難道就會坐以待斃嗎?中國的信號監聽根本不是吃素的,蘇聯那邊剛有些風吹草動,中國就得知了這一“噩耗”。
周總理得知“蘇聯有打算對中國采取核打擊”的消息之后憂心忡忡,思來想去,周總理覺得十分有必要將此事告知主席,希望主席給拿個主意,早日做出應對之策。
1969年8月的一天深夜,明明是夏日炎炎,周總理卻感到一股透骨的冷風,前往尋找主席的路上,竟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周總理不敢想,若是一旦蘇聯行動,屆時中國的千千萬萬群眾又當如何?
周總理小心翼翼叩響了主席的房門,已經深夜,主席還沒有休息,依舊在處理政務,有些昏暗的燈光,映照在主席和藹可親的臉頰上。
得到主席的允許后,周總理立刻進去表明他深夜前來的原因:“主席,據可靠消息,蘇聯準備對中國進行核打擊,怎么辦?”
主席聽到“核打擊”幾個字時,眉頭擰成了麻花,良久沒有說話,周總理也沒有打擾,即便臉上一臉焦急,他知道,主席這是正在思考應對的辦法。
良久,主席緊皺的眉頭終于舒展開,隨后說了一句話:“放2顆原子彈,但先不要對外公布。”
主席這么做是何意?周總理一聽眼前一亮,渾身緊繃瞬間松懈下去,原來,這句話就是主席冥思苦想的辦法。
早在1964年的時候,中國第一顆原子彈便試爆成功了,不過中國研發原子彈,也只是為了自保,沒有什么亂七八糟的想法。
當時,舉世皆驚,中國的綜合國力以及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都有了顯著提升,但試爆成功之后,中國又沉寂了,似乎從未研發出過什么原子彈。
距離第一次原子彈試爆成功,時間已經過去了整整5年,中國從未停止過研究的步伐,蘇聯企圖用核武器打擊中國,屆時有多少群眾將受到傷害,又有多少地方將數年寸草不生?
這無疑是最壞的結果,而主席此舉恰恰可以將這種結果徹底杜絕!
蘇聯雖然想要對中國進行核打擊,可也不敢輕舉妄動,若是中國公開搞核試驗,無疑是與蘇聯站在了對立面,正面硬剛,可若是如主席所言,悄悄讓原子彈試爆,蘇聯一定會監測到,屆時……
周總理明白,主席走的這一招叫做“敲山震虎”!
1969年9月23日,中國在羅布泊搞了一次秘密核試驗,地下爆破,威力大概在20萬噸當量;1969年9月29日,中國在羅布泊又搞了一個大氣層試驗,威力在300萬噸當量左右。
中國兩次核試驗試爆,一個在地下,一個在天上,這足以證明中國不僅能夠造出實用的核彈,還能夠扔出去。
這么大的動靜,蘇聯想不知道都難,蘇聯一旦得知這兩個消息,主席的目的也就達到了:震懾!
此番之后,蘇聯明白中國的核武器研發遠比他們想象中的厲害,但中國的實力到底如何?會不會更高,蘇聯不敢賭。
那年的國慶節,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向遠處眺望,蘇聯也沒有做出下一步動作,10月20日,中蘇雙方在北京進行談判,至此,局勢緩和了不少。
后來,眾人才明白,玩兵法,蘇聯根本玩不過主席!
參考資料:鏡觀·回響|歷史的記憶和真相永不褪色 怒江大峽谷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