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星耀沙河】
沙聚成塔,點滴積累鑄就文明巍峨;
河海交融,交流互鑒推動文明浩蕩;
口口傳頌,攜手共進實現文明永續。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響應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號召,“沙河口發布”特推出【文明?星耀沙河】專欄,旨在聚焦文明培育新路徑、文明實踐新場景、文明創建新范式,用鏡頭捕捉文明剪影,用筆觸記錄文明蝶變,用鮮活案例凝聚文明力量,持續推動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為沙河口“六區”建設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點點星光,匯聚成河。
誠邀您一同關注【文明?星耀沙河】,共鑒文明之花在沙河口絢麗綻放!
本期聚焦
沙河口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項目優秀案例(一)
西安路街道“紅領巾”講解團文明實踐項目
傳承紅色基因 綻放文明之花
在大連沙河口區,有這樣一支充滿活力與朝氣的隊伍——西安路街道“紅領巾”講解團。他們用稚嫩的聲音講述著紅色故事,傳遞著文明的力量。
“紅領巾”講解團文明實踐項目,創設于2023年7月,攜手大連中華工學會舊址紀念館,開展紅色資源宣傳講解。截至目前,吸引轄區57名小學生參與,為廣大市民提供義務講解服務2000余場次,服務16000余人次。他們在與參觀者的“面對面”交流中,不斷提升服務質量,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
該項目創新構建“123”紅色育人工作法:緊扣“紅色基因傳承與文明實踐育人雙賦能”核心,搭建校館聯動、校地共建兩大平臺,實施資源活化、人才培育、品牌塑造三項工程。通過建立“招募—培訓—認證—激勵”全鏈條機制,形成可復制推廣的青少年紅色教育新模式。
傳承紅色基因,培育實踐雙賦能。西安路街道文明實踐所依托大連中華工學會舊址紀念館,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通過發動轄區學校,廣泛招募學生講解員,組建“紅領巾”講解團。講解團成員經自愿報名、篩選培訓后上崗,利用線上平臺記錄服務時長,既傳播了紅色文化,又為學生提供了社會實踐機會。
講述紅色歷史,定制培養促提升。“紅領巾”講解團深入挖掘中共大連地方黨史,全面了解展館紅色故事。街道制定了詳細的培養計劃和培訓方案,邀請專業人員從姿態禮儀、語言表達等方面進行指導,提升小小講解員的專業素質,讓他們能夠更好地講述紅色歷史,傳承紅色精神。
開展紅色宣教,形式多樣激活力。聯合大連中華工學會舊址紀念館量身打造紅色情景詩畫劇《1923永恒的紅色》,在我市“踔厲奮發強國防 勇毅前行向復興”全民國防教育主題活動、“十一三”少先隊建隊紀念日等活動中進行展示。在紅色研學、文旅宣傳、寒暑假參觀高峰中,講解團主動融入紅色商圈建設以及各類宣教活動,帶動更多市民走進紅色思想研學基地,帶動更多文明實踐者加入其中。
憑借出色的表現,西安路街道“紅領巾”講解團被評為“2024年度全市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并受到《遼寧日報》《大連日報》等多家媒體的關注與報道。
未來,西安路街道文明實踐所將進一步拓展項目服務內容,圍繞紅色資源和地域文化,探索研究紅色宣講體系,以轄區學校廣播站為陣地,常態化開展“紅領巾”宣講活動,輻射帶動更多青少年成為紅色文化的傳播者、文明實踐的踐行者。
來源:沙河口發布
點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