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夏萍
在鄭州市圃田鄉至德街與商都路交叉口,平整嶄新的瀝青路面泛著光澤,車輛平穩駛過,行人腳步輕快。誰能想到,兩天前這里還是一片坑洼不平的“煩心路”?從發現問題到徹底修復,鄭州市城市管理局以黨建引領網格化基層治理為抓手,用“支部建在項目上”的創新實踐,僅用48小時便破解了困擾群眾多日的出行難題,生動詮釋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服務理念。
網格巡查“觸角”延伸 民生問題“即知即報”
6月28日,鄭州圃田嘉園南院網格員在例行巡查中,通過網格化平臺精準上報事件:轄區至德街與商都路交匯處路面破損,造成居民出行不便,汛期還可能形成潛在積水點和安全隱患。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圃田鄉政府新型智慧城市運行中心工作人員聞訊即動,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核查。與此同時,鄭州市城市管理保障中心下沉圃田鄉的網格員也正在該網格開展巡查,雙方在問題路段對接確認后,現場辦公。
“紅色引擎”驅動攻堅 三方聯動跑出“加速度”
收到網格員上報信息后,鄭州市城市管理保障中心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該中心黨委有關領導帶隊趕赴現場勘查,發現該路段因車輛頻繁碾壓疊加近期強降雨沖刷,路基出現損壞,按常規流程完成修復至少需要7個工作日。市城市管理保障中心黨委會同圃田鄉黨委、施工方河南元筑科技建設有限公司聯合會商解決方案。河南元筑科技建設有限公司主動提出義務承擔此次修復工作,承諾以最高效率、最優質量免費完成路面修復,為鄭州圃田鄉民生實事貢獻力量。保障中心和圃田鄉政府抽調黨員干部現場開展施工疏導,保障施工作業面,6月30日清晨6點半,修復工作準時啟動。經過連續奮戰,至上午10時許,破損路面已煥然一新。
“一事一報道”機制 讓民生實事“曬”在陽光下
“前天反映問題,今天路就修好了!”家住附近小區的劉阿姨特意帶著小孫子來“驗收”新路,“以前送孩子上學要繞道,現在推嬰兒車都能平穩通過。”這種“陽光下辦實事”的底氣,源于鄭州持續深化“黨建+網格+大數據”治理模式,是堅持黨建引領網格化基層治理的再一次成功實踐。
近年來,鄭州市城市管理局在鄭州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以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格局為目標,著力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治理體系,積極運用社會治理理念開展城市管理工作,在黨建引領網格化基層治理平臺融合、問題處置、人員下沉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構建“市級統籌、區級調度、街道主戰、社區落實”四級聯動機制,形成“問題發現—協商議事—聯動處置—跟蹤問效”閉環管理,按照“黨組織對黨組織,一事一報到”實現“小事不出網格、難事部門聯動”,探索“治理精度”與“服務溫度”并重的城市管理新路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