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上午,“智啟未來 鏈動灣區”南寧粵桂協同創新中心啟動儀式在南寧五象新區中國東盟數字經濟生態創新中心舉行,共同見證粵桂創新合作樞紐的正式啟航。
南寧粵桂協同創新中心由五象新區管委會與北大科技園合作共建,由北大科技園(廣州)有限公司運營,旨在深入貫徹國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西部陸海新通道”戰略部署,全面深化粵桂兩省(區)產業協同創新與高質量發展,賦能南寧五象新區科技創新能級躍升。
南寧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五象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鐘洪表示,南寧作為連接粵港澳與東盟的核心樞紐,正全力推動創新資源集聚,南寧粵桂協同創新中心的落地,是南寧深化校地合作、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舉措。期待南寧粵桂協同創新中心能夠成為科技創新的“孵化器”、成果轉化的“加速器”、產業升級的“助推器”、區域合作的“連接器”,為培育壯大南寧新質生產力和產業轉型升級注入強勁動能。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大學原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國有指出,南寧是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門戶樞紐,是數字經濟與智慧產業的集聚高地,中心落地于此恰逢其時。中心將依托北大科技園積淀的科創生態深度賦能五象,導入技術成果、領軍企業、金融資本,讓北大的學術智慧、灣區的產業經驗、廣西的開放胸懷、東盟的市場機遇在這里產生聚變,期待中心成為帶動五象新區科技創新能級躍升的“新引擎”。
北大科技園副總裁陳斌強調,南寧作為連接粵港澳與東盟的核心樞紐,發展定位與北大科技園“四位一體”的科創生態布局高度契合,區域協同已成為突破技術壁壘、釋放經濟活力的關鍵路徑。北大科技園將以粵桂協同創新中心為平臺,充分整合北大科研力量、校友能力和灣區資源,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三鏈”融合貫通,不斷為粵桂協同注入持久動能。
活動現場舉行南寧粵桂協同創新中心啟動揭牌儀式,南寧市委副書記、市長、五象新區管委會主任侯剛,北大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總裁羅志良,北大科技園總裁史宇升為中心揭牌,共同見證創新啟航。中心將依托北大科技園的優勢資源及南寧獨特區位優勢,圍繞創新孵化、產業加速、技術轉移、生態協同等領域積極開展科創服務,推動五象新區創新氛圍不斷提升。
中心為更好地打造區域協同創新體系,促進創新資源向五象集聚,不斷擴大創新隊伍,積極引入高能級、專業化的生態合作伙伴,并吸引了大批科技創新企業落戶五象。活動現場舉辦簽約儀式,首批引入的未來產業科技服務平臺人工智能示范基地(南寧)、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粵桂協同創新中心(南寧)人才服務工作站、廣西北京大學校友會創新創業基地、開放群島開源社區南寧站等4家生態合作伙伴以及4家創新企業正式入駐。
本次活動以“智啟未來·鏈動灣區”為題,特邀北京大學三位專家學者進行了精彩的主題報告和專業分享。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劉譞哲帶來《從DeepSeek出圈淺析人工智能時代的創新、變革與發展機遇》主題演講,以生動的案例、深入淺出的講解,勾勒了人工智能的發展脈絡與未來圖景,讓我們對AI技術驅動的創新變革充滿期待;浙江省北大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院長蔣云以《高能級科創平臺賦能區域高質量發展》為題,分享了創新平臺建設、成果轉化路徑及體制機制創新的實踐經驗,為深化產學研合作提供重要的方法參考;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科研處處長史莉莉帶來《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科學智能產學研融通發展路徑實踐》主題分享,解讀了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學科布局優化、學科水平提升及科研成果轉化等工作思路與實踐探索。
南寧粵桂協同創新中心的啟動運營,標志著五象新區在創新資源整合、產業協同發展上邁出關鍵一步。未來,南寧粵桂協同創新中心將以五象新區為支點,持續發揮平臺樞紐作用,攜手北大科研資源、北大校友會、優秀校友企業等創新力量,推動粵港澳的技術勢能與廣西的開放優勢深度融合,為粵桂創新合作樹立新典范。(中國日報社廣西記者站 石睿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