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今天,馬斯克還在為特朗普競選鼎力相助,二人關系有如伯牙子期。
可到了2025年,僅一年時間,二人近乎到了決裂的地步。
如今特朗普和馬斯克的矛盾再度升級,特朗普甚至考慮驅逐馬斯克出境,而馬斯克則選擇強勢回擊!
“大而美法案”致反目
特朗普和馬斯克的分歧,主要源自于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
最近大家刷到相關新聞可能會經常性看到這個詞,卻不清楚這個法案到底是什么,可能會對特朗普和馬斯克鬧掰的事情一頭霧水。
所以,我們需要先搞明白什么是“大而美法案”。
這個名字聽起來很夸張,實際上就是特朗普團隊力推的稅法改革。
該法案旨在通過為企業(yè)減稅和削減社會福利來刺激經濟,看起來似乎是利好美國企業(yè)的,那為什么馬斯克會極力反對呢?
原因就在于該法案內容中還有一條,即取消新能源補貼。
一言以蔽之,該法案會利好傳統(tǒng)能源和軍工企業(yè),而新能源和高新科技企業(yè)會因此受挫。
老馬之所以急,就是因為這條法案是會直接動到他的蛋糕。
事實上,這條法案是延續(xù)了特朗普在第一個任期即2017年頒布的減稅政策,并將其永久化,預計未來十年內減稅規(guī)模將達4萬億美元。
可與此同時,法案也取消了電動汽車稅收抵免等補貼福利,根據摩根大通預測,特斯拉的年利潤或將因此減少12億美元。
另外由于法案對于傳統(tǒng)化石能源的支持,也會導致傳統(tǒng)能源車獲得政策傾斜,從而反撲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能源車。
而特斯拉要在無補貼的環(huán)境下與價格更低的油車企業(yè)進行競爭,利潤率或顯著下降,若未來銷量未達預期,很有可能會面臨虧損。
這種情況,馬斯克當然不能接受。
特朗普是典型的保守派和傳統(tǒng)派,他曾不止一次公開表示過“更青睞油車而非電車”,并曾對馬斯克直言:“你的電車很好,但并不是每個美國家庭都需要。”
由此可見,從第一個任期就存在的“大而美法案”極具特朗普個人風格和主張。
因而不止是馬斯克,一眾將會受到波及而蒙受損失的企業(yè)也紛紛發(fā)聲譴責此法案是明顯的“個人主義”,而且是在“開倒車”。
法案還未正式通過,似乎還有斡旋的機會,可是7月1日萬斯的那一票,卻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該法案提交至參議院審議后,參與院內竟出現了50:50持平的情況,關鍵將取決于參議院議長萬斯手中的這一票。
最終萬斯投了支持票,“大而美法案”以一票之差得以通過,并已提交至眾議院。
與此同時,特朗普和馬斯克的矛盾也因此再度升級。
政商沖突加劇,特馬罵戰(zhàn)升級
當地時間6月30日,即法案通過的前一天,馬斯克連發(fā)數十條貼文怒罵特朗普及議員。
此外,馬斯克還置頂了一條帖文,其威脅將支持法案的議員頭像做成海報,并于明年中期選舉時傳播出去。
其配圖是匹諾曹的形象,并配以四個英文字母:LIAR(騙子)。
對于馬斯克的滔天怒火,特朗普依然很堅定。
當地時間7月1日,特朗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他(馬斯克)可沒少拿政府的補貼”,并警告馬斯克:將來失去的可能不止于此。
在被問及是否會驅逐馬斯克時,特朗普竟表示“得再觀察看看”。
言下之意可能就是在威脅馬斯克,如果再對法案表示激烈反對,將會考慮“送客”。
回望過去,馬斯克為特朗普競選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年初馬斯克正式成為特朗普政府顧問的那段時間,特朗普也曾力保馬斯克與其領導的政府效率部(DOGE)。
可自從“大而美”稅改法案提出后,馬斯克便不止一次對其表示失望,并在5月末卸任了政府效率部負責人職責。
如今馬特二人翻臉,特朗普強調,不排除會讓政府效率部緊盯著馬斯克的可能。
DOGE曾是馬斯克推動成立的,如今卻可能將“反咬”馬斯克,實在是諷刺。
由于這場矛盾直沖馬斯克的企業(yè),致使特斯拉股價在7月1日當天單日即下跌約5%,其SpaceX也將面臨審查。
面對特朗普的威脅,馬斯克放了狠話:“我太想上點強度了!”
法案爭議不斷,馬斯克要“上強度”
在特朗普警告威脅不久之后,馬斯克在社媒上再度發(fā)帖回擊:“(我)太想上點強度了,太想了,但我目前還得克制一下。”
老馬所謂的“上強度”也并非是空口無憑的口水戰(zhàn),而是真準備做點事情了。
他在帖文中寫道:如果這個瘋狂的支出法案通過,立馬就建立新黨!
馬斯克表示,如今的美國兩黨實則是一個“單一黨”,美國需要有替代選擇。
如果法案通過,他就立刻建立“美國黨”,并發(fā)文用侮辱性詞匯抨擊現有的美國兩黨。
馬斯克到底會不會給特朗普上上強度,目前暫且不知,但足以反應出這種明顯偏袒傳統(tǒng)行業(yè)的法案是存在爭議的。
據美國經濟學家測算,由于法案中將債務上限提高至5萬億美元,或將在未來十年新增赤字3.3萬億美元,從而加劇財政風險。
盡管法案中還包含削減開支的措施,但無法對沖其他政策帶來的財政壓力,預計該法案將會為如今讓美國頭疼的美債危機“火上澆油”。
也許對于特朗普來說,該法案是鞏固其政治基本盤的必然選擇,只是一旦通過,或許會導致更多企業(yè)選擇“政治避險”而外流。
誠然這種結果,是和特朗普制造業(yè)回流的愿景相悖的。
法案最終是否會通過,馬斯克的狠話是否會落實,目前尚未有結果,且靜觀其變吧。
信息來源:
新華社新聞 2025-07-01 馬斯克放狠話:“大而美”法案過了就建“美國黨”
財聯社 2025-07-01 特朗普回應驅逐馬斯克 馬斯克發(fā)文還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