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東局勢愈發緊張,也門胡塞武裝以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導彈直擊以色列特拉維夫,這一行動令美以聯軍猝不及防。此導彈射程達2150公里,速度飆升至16馬赫 ,再加上其高機動性,輕松穿透以色列引以為傲的鐵穹防御系統。
自3月中旬以來,胡塞武裝已累計發射309枚導彈及大量無人機,以色列多地防空警報頻繁拉響,尖銳的警報聲讓民眾陷入恐慌,人心惶惶。面對這般凌厲的攻勢,以色列聯合防空體系暴露出諸多漏洞,疲于應對,盡顯頹勢。
這種對美以的沖擊,讓美國認為其在中東的影響力受到挑戰,急于通過展示武力穩住局勢。局勢逐漸失控后,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邁克·赫卡比沉不住氣了,在社交媒體上大放厥詞,揚言要派遣B-2轟炸機前往也門秀肌肉。
B-2轟炸機憑借獨特的飛翼式外形與先進的吸波涂層,雷達散射截面積極小,隱身性能頂尖,長期以來都是美國推行霸權主義的空中王牌,令不少國家忌憚。
然而,過往的實戰經驗表明,B-2并非無懈可擊。之前對也門的襲擊中,它就未能達成預期效果,胡塞武裝靠著靈活多變的游擊戰術與非對稱作戰策略,成功抵御了B-2的威脅,讓美國的如意算盤落了空。
相較于也門,伊朗的處境更為嚴峻。其核設施由于目標明顯,早被美國視作眼中釘。此前,美國就曾出動B-2轟炸伊朗的福爾多核設施,如今更是想憑借這一武器在全球肆意施壓。但時代已然不同,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美國的霸權思維在新時代先進的軍事科技面前,正逐步喪失威懾力,其霸權行徑越來越遭到國際社會的抵制與反對。
當美國妄圖憑借B-2四處威脅他國時,中國卻有十足的底氣說不。中國的雷達森林及反隱身體系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構建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足以讓B-2有來無回。
中國的雷達森林是一套精心構建、專門針對隱身目標的立體探測網絡。從探測距離來看,遠程的P波段戰略預警雷達宛如忠誠的守望者,可在數千公里外敏銳捕捉B-2的起飛動態,提前為防御體系拉響警報。中程的S波段多功能雷達,負責在中等距離內精確鎖定目標。近程車載機動雷達則及時填補低空探測盲區。三者緊密配合,形成無縫銜接的探測鏈條,不給B-2任何可乘之機。
陸基雷達搭建起基礎探測網絡后,空警-500等預警機升空,利用有源相控陣雷達居高臨下的優勢,對低空突防的B-2進行搜索。海上055型驅逐艦裝備的海之星雷達,可在遠洋構建起外圍預警圈。陸、海、空三方探測力量聯動,讓B-2隱身優勢無處施展,無論從哪個方向來襲,都難以逃脫雷達森林的監測。
然而,發現目標只是防御的第一步,關鍵還得能成功攔截。依托雷達森林的精準引導,殲-20、殲-35等隱身戰機如同空中利刃,可前出數百公里實施遠程攔截。這些戰機自身具備出色的隱身性能,能夠在B-2尚未察覺時便占據有利陣位,隨后配合霹靂-15等遠程空空導彈發起致命攻擊,在遠距離外就將威脅消除。
若敵機突破遠程防線,紅旗-9B、紅旗-22等地面防空系統將迅速接力,實施中程攔截。紅旗-9B射程超200公里,且具備強大的抗干擾能力,足以應對B-2可能釋放的電子誘餌等干擾手段,準確追蹤并攔截目標。
即便B-2僥幸突破前兩道防線,逼近目標,紅旗-16、紅旗-17等近程防空系統和高射炮也會迅速組成最后一道堅固屏障。同時,電子戰手段也會同步開啟,干擾B-2的投彈精度,使其無法完成投彈任務,有來無回。
更為關鍵的是,中國的反隱身能力并非停留在理論層面,而是經過了大量實戰化驗證。多年來,中國軍隊通過模擬B-2等隱身目標的突防戰術,不斷在演習中檢驗和優化雷達森林的探測效率以及攔截系統的反應速度,逐漸形成了成熟、高效的作戰預案。
而且,中國自主研發并裝備了多款隱身戰機,基于隱身戰機的深入研究與運用,讓中國對隱身作戰特點了如指掌,反制手段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
由此可見,中國的雷達森林已發展成為一套與攔截武器、指揮系統深度融合的體系化防御盾牌。面對B-2這類高度依賴隱身性能的戰略武器,中國不僅具備可靠的探測預警能力,更有強大的多層攔截體系,讓美國任何威懾在中國面前都難以得逞。
中國歷經多年國防建設,投入大量資源進行軍事科技研發與裝備建設,已鑄就堅不可摧的防御盾牌。美國試圖憑借B-2維系全球霸權的做法,在面對中國完備的反隱身與防空體系時,注定徒勞無功。未來,中國國防力量將始終如一地守護領空安全,讓一切來犯之敵付出慘痛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