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上觀新聞『早讀』來啦!
2025年7月3日 星期四 農歷六月初九
上海晴到多云,27~37℃
§今日關注
小小充電寶:精細監管絕非“一收了之”
※今年以來,旅客攜帶的充電寶等鋰電池產品機上起火冒煙事件多發,對此,中國民用航空局發布緊急通知,禁止旅客攜帶相關不合格產品乘坐境內航班。
小充電寶隱含大風險,有關部門出了硬招、亮了紅線,但不少乘客心中仍是一堆問號:充電寶到底能不能帶?什么樣的充電寶能帶?這恰是考驗政策續航能力之時,精細監管絕非“一收了之”。
充電寶安全問題,本質上是鋰電池技術與管理短板的集中暴露。無論是劣質電芯的隔膜缺陷,還是過充、短路引發的熱失控,都指向生產標準、市場監管的多重漏洞。
當“便攜剛需”遇上安全隱患,政策干預必須精準發力,既不可因風險而裹足不前,也不可對隱患視若無睹。
政策“快充”,更要長效續航。民航局的緊急通知是必要的響應舉措,但長遠來看,充電寶安全需要更系統的治理方案。一方面,要嚴把生產關,強化3C認證的動態監管,對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廠商形成震懾;另一方面,需完善全鏈條追溯機制,確保問題產品能高效、安全召回。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電商平臺仍在銷售無認證產品,而許多消費者對充電寶的選購、使用常識還存在不足。政策若想真正續航,就必須覆蓋生產、流通、使用各環節,避免引發新的安全隱患。
從更廣視角看,充電寶安全問題折射出新興產業發展的共性挑戰——如何在創新與安全之間找到平衡。對快充、高能量密度等新技術的追求,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在行業加快推廣新技術的同時,監管部門也需同步更新政策標準,避免政策滯后于市場。此外,公共場所的應急設施配套、消費者的安全教育同樣不可或缺。只有將安全理念深深扎根到技術研發、產品規劃和公眾意識中,便利與安全才能并行不悖。
小小充電寶,考驗的是社會治理的精細度。政策法規提升續航能力,才能為出行安全保駕護航。在群眾個性化需求日益增長的今天,唯有筑牢標準防線、強化監管韌性、提升公眾認知,才能讓更多新技術用得放心、舒心。
§《解放日報》薦讀
每年強大十倍,蓄力長跑決勝時刻
AI視頻生成應用持續霸榜全球第一,稀宇科技的目標卻始終是留在“牌桌”上 今日解放日報1版>>>
2025“上海之夏”國際消費季明晚啟動
推出超300場夏日活動展現上海的活力和魅力,讓全球旅客好來好玩好購 今日解放日報2版>>>
這是“中國造”走向領先的底氣
新能源汽車工廠:超過1800臺智能機器人作業,部分場景AI智能決策 今日解放日報3版>>>
§國內
外交部發言人就李強總理將出訪答記者問
“中方期待同各方一道,鞏固金磚戰略伙伴關系,為維護多邊主義、促進共同發展、完善全球治理作出金磚貢獻,推動‘大金磚合作’高質量發展?!?/blockquote>●今年8000億元“兩重”建設項目清單全部下達完畢
●“粵車南下”有望今年11月啟動,開啟內地居民赴港新模式
●前5個月我國規上互聯網企業完成互聯網業務收入7735億元
●上海東方樞紐投資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徐孫慶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取消退休待遇
7月1日,在湖北宜昌,船舶有序通過三峽雙線五級船閘(無人機照片)。交通運輸部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至6月,三峽樞紐通過量達8307.7萬噸,同比增長10.4%。其中,三峽船閘共運行5205閘次,通過船舶19121艘次,通過量達8160.6萬噸,同比增長13.52%。共保障2107.7萬噸民生物資、6.45萬噸重點急運物資過壩,持續助力長江黃金水道發揮“黃金效益”。 新華社發(鄭家裕 攝)
§國際
特朗普力推,美國真能“大而美”?
“兩黨秉持完全不同的治國思路,導致的結果就是政策的重大搖擺”●印尼計劃將原油日產量提升至100萬桶
●南共市與歐洲自貿聯盟完成自貿協定談判
●澳航遭遇“重大”網絡攻擊,數百萬客戶信息恐遭泄露
●伊朗總統批準暫停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合作
7月1日,工作人員在巴西巴伊亞州卡馬薩里市的比亞迪工廠內行走。比亞迪巴西乘用車工廠首車下線儀式7月1日在巴西巴伊亞州卡馬薩里市舉行。 新華社發(盧西奧·塔沃拉攝)
原標題:《早讀|小小充電寶,考驗的是社會治理的精細度》
來源:作者:周揚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