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河南交通廣播記者 晨陽 許婷 通訊員 李培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鄭州市總工會“工益樂學”職工大講堂推出“‘藝’心向黨?手作傳情”紅色主題創意手工體驗課程,以指尖藝術傳承紅色基因,為職工帶來沉浸式紅色教育。
依托“基層點單 + 送教上門”的精準服務機制,該課程陸續走進鄭州市中醫院、鄭州市第42中學等十余家單位,吸引眾多職工熱情參與。活動以非遺剪紙、熱縮工藝掛件制作、橡皮章雕刻、冰箱貼制作為載體,將紅色文化融入手工創作,讓抽象的黨史記憶轉化為可觸摸的藝術實體。
在鄭州市中醫院活動現場,非遺傳承人指導職工以紅紙為卷、刻刀為筆,精心創作“七一”字樣、革命故事主題剪紙作品。一刀一折間,職工們不僅領略了非遺剪紙的獨特魅力,更在鏤空藝術中重溫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厚植愛黨情懷;鄭州市第42中學的師生們以英雄人物剪影為素材雕刻橡皮章,將“為人民服務”等字樣深深刻入橡皮磚,讓紅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鄭州市婦幼保健院的職工則通過紅色冰箱貼創作,將紅色元素融入辦公生活,實現紅色教育的日常化滲透。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的醫護人員運用熱縮工藝,將黨徽、五角星、紀念碑等圖案制成精致掛件,在加熱塑形的過程中感悟革命精神的時代價值。“這次手工活動,讓我初次體驗了熱縮片制作的魅力。從生疏無措到完成華表圖案的立體成型,整個過程充滿驚喜。”該院職工曹原在制作熱縮片掛件時感慨,“在華表上題寫的‘愛我中華’四個字,既傳承了民族精神,也是我對祖國的深情告白。期待未來能參與更多類似活動,讓忙碌的工作中也能享受創作的樂趣。”
此次“七一”前夕開展的紅色主題活動,是“工益樂學”職工大講堂推動“文化育人、實踐育人”的創新探索,既彰顯了工會組織在紅色文化傳承中的政治擔當,也創新了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中的思想引領路徑。通過創意手工課程,不僅是對建黨 104 周年的深情獻禮,更為職工成長與紅色文化傳承注入新動能,推動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煥發勃勃生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