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伍雨柔
去年深秋,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時強調,大力弘揚大別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為我們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中奮勇爭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篇章,指明了要充分汲取的動力源泉,要廣泛匯聚的精神能量。近日,國網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供電公司被授予第七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那這家企業是如何在推動武漢經濟發展,在支點建設中展現硬核擔當呢?一起來看看。
日前,第二十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在光谷科技會展中心圓滿舉行。在會議現場,我們總能看到一群“紅馬甲”的身影,他們就是國網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供電公司“電知音”共產黨員服務隊的隊員們。
據悉,為了確保盛會期間電力穩定供應,黨員服務隊的隊員們對會展中心外部電纜線路、開閉所等關鍵電力設備開展全面“體檢”。運用紅外測溫、局放檢測等技術手段,及時發現并消除潛在的安全隱患。正是有了大家的辛勤付出,才為此次盛會提供了最為堅實的電力保障。
國網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供電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田瑞介紹,該公司全力以赴應對大戰大考。充分地發揮央企“頂梁柱”的電力保供作用,近三年圓滿完成光博會、5G工業互聯網大會、光馬、武漢網球公開賽等398項重要保電任務,得到了社會各界和政府的高度肯定。
此外,國網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供電公司認真落實省、市電力公司和東新區管委會對光谷地區電網發展要求,全力以赴推進區域電網發展。2022年到2024年,累計新建及擴建的變電站達12座,新增容量202.3萬千伏安,相當于大約9個武漢長飛光纖工廠的用電負荷。
提升供電可靠性方面,國網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供電公司深入推進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全力防范化解各類安全風險,三年間累計消除供電線路各類隱患1067處。打造“低空經濟東新配電模式”,率先將低空經濟應用于電力設施的保護和運維,2024年電力外破事件的數量較2021年同比下降56.41%。
國網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供電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田瑞告訴記者,與此同時,該公司還加速推廣不停電的作業方式,累計完成不停電作業2343筆,年均增長超過100%,實現了客戶用電“零感知”。2024年戶均停電時長較2022年下降了62.72%。
據了解,國網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供電公司供電面積達518平方公里,覆蓋8大產業園區與8個街道,其中包括湖北省用電量最大、用電負荷最高、新質生產力企業最密集的區域。
“我們全力以赴優化營商環境。舉個例子,今年4月,我們提前獲悉了小米智能家電工廠的建設計劃,我們便以小米重點項目落地規劃,推動電網建設,超前完成配套工程立項,真正的把‘城市插座’建到了企業的家門口,為企業節約成本約1500萬元。”田瑞介紹道。
未來,國網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供電公司將大力弘揚大別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把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用電需求放在首位,持續聚焦新質生產力企業的用電服務,全方位護航產業鏈綠色低碳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