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個人做飯總是湊合,現在花6塊錢就能吃上熱乎的臊子面,還有這么多菜可選,真是太方便了!”在七里河區晏家坪南院社區幸福食堂,時至正午,排隊等候就餐的老人絡繹不絕,正在就餐的李奶奶笑著說道。
這個幸福食堂的運營,不僅是一餐飯的溫暖,更是我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邁出的堅實一步。
長者點贊“家門口的幸福”
6月25日,七里河區晏家坪南院社區和西站街道武威路社區兩處幸福食堂正式投入試運營,以智能化、多元化的助餐服務贏得社區老人點贊。“2025年七里河區計劃建成8個‘美麗蘭州·幸福食堂’。隨著更多幸福食堂的建成投用,七里河區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必將持續提升。”七里河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來到西站街道武威路社區的幸福食堂,門口“開業特惠,臊子面、炸醬面每碗6元”的橫幅格外醒目,走進食堂,AI智能打餐系統前一位位老人有序走過。“我們利用了AI智能炒菜機器人和AI智能打餐系統,讓老人吃多少算多少,同時營養搭配,每一天為老人們提供16種以上的菜品,讓老人們的選擇更加多樣。”蘭州佳林宜信健康養老產業公司董事長張旭蕾介紹,該食堂除了為轄區老人們提供餐食外,還在食堂隔壁設置了休閑娛樂區,老人們可以在此下棋、讀書、交流,享受豐富的晚年生活。“吃完飯后和老伙計們下盤棋,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正在就餐的王大爺豎起了大拇指。
為了延伸服務觸角,突出老齡服務面向全齡共享,蘭州市在全市范圍內推廣全齡化社區食堂服務的同時,積極打造“美麗蘭州·幸福食堂”社區助餐品牌,加快推進社區長者食堂逐步轉型為幸福食堂。截至目前,城關區新建成的6個養老助餐服務設施已全部懸掛“美麗蘭州·幸福食堂”標識標牌,七里河區、安寧區、西固區即將建成運營的14個社區嵌入式養老助餐項目也將有序懸掛“美麗蘭州·幸福食堂”標識標牌,以實際行動打造覆蓋所有群體的社區服務樣板,更好推動養老服務提質、擴面、增效。
一碗碗熱騰騰、香噴噴的長者餐,不僅滿足了老人們的胃,更溫暖了他們的心,切實提升了社區養老生活的便利度和幸福感。據悉,2025年,蘭州市民政局精心謀劃了50個社區嵌入式養老助餐服務設施建設項目,截至目前,已完成改造30個,超額完成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建設目標,10月底全部建成。
人大督辦護航養老助餐服務
養老助餐服務既是老年人關切的生活小事,更是關乎千家萬戶的民生大事。社區嵌入式養老助餐服務設施建設項目,是“人大+媒體”監督蘭州市2025年民生實事項目之一,從項目選址到方案制定;從項目設計到手續辦理;從項目實施到評估驗收……每一步,都離不開市人大工作專班的監督,他們通過一季度集中聽取工作匯報,二季度集中調研檢查及日常監督分組等方式,掌握項目實施進度,查看項目成效,查找問題不足,分析問題根源,并及時督促政府及責任單位制定針對性措施,提升項目質效。
“養老助餐項目如何選址?”“飯菜價格是否親民?”“送餐服務如何保障?”“食品安全怎樣監管?”……早在今年年初,市人大常委會便多次組織召開專題會議,邀請市民政局及相關部門單位齊聚一堂,共同梳理項目推進中的難點、堵點,為政策制定和方案優化提供了精準靶向。
此外,為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接下來,蘭州市人大常委會督辦組還將對項目進行現場視察檢查,綜合分析研判項目階段性完成情況,并對沒有按照規定時限推進的項目及時予以督促。對問題困難較多、進展緩慢的項目,組織責任單位、實施主體、人大代表等進行專題會商,提出推進意見,確保監督成果轉化為民生實事項目成效。這種“會場聽匯報”與“現場看進展”的督辦模式,有效傳導了責任壓力,保障了養老助餐項目高質量落地。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南永濤 見習記者 包玉霞
(蘭州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