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專家現場指導群眾進行龍須菜管護技術。馮美秀攝
近日,在廣西大新縣桃城鎮寶新村谷更屯的田間地頭,大新縣科協黨員志愿者們穿梭在龍須菜種植地里,一邊手把手教農戶定植技巧,一邊講解現代農業技術——這是大新縣以科普服務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縮影。
今年以來,大新縣緊扣縣域經濟發展需求,以全民科學素質提升為目標,織密科普服務網絡,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開展科普宣傳活動。馮美秀攝
多維聯動構建立體科普矩陣
“掃碼就能參加科學知識競賽,答對還有獎品拿?!苯衲?月以來,大新縣各鄉(鎮)、村屯公告欄前,總能看到群眾圍著科普志愿者咨詢廣西公民科學素質知識大賽網絡賽的場景。大新縣科協推出的科普知識問答二維碼海報覆蓋全縣14個鄉(鎮),通過“線上答題+線下動員”模式,帶動2.3萬名干部群眾參與。5月28日,大新縣代表隊代表崇左市參加2025年廣西公民科學素質知識大賽現場總決賽獲一等獎。這是大新縣代表隊繼2024年代表崇左市參加全區現場總決賽獲一等獎后連續獲此殊榮。
該縣將科普惠民觸角延伸至基層“最后一公里”,組織多部門開展“六大行動下基層”“三下鄉”等活動,通過發放宣傳資料、現場咨詢、技術培訓等方式,向群眾普及農業技術、金融反詐等知識。同時,科普大篷車深入到“三下鄉”活動現場及中小學校,孩子們興奮地觀看科普展、3D電影等,群眾圍著農技展板詢問甘蔗病蟲害防治妙招,不斷提升科學素質。今年以來,該縣通過訂購普法書籍和利用電視、微信公眾號推送科普短視頻等方式,構建“線上+線下”立體宣傳格局,讓邊境群眾足不出戶就能獲取科學知識。
學生觀看機器狗表演。黃小政攝
科創教育按下“快進鍵”
“原來火箭發射要經過這么多精密計算?!?月21日,在大新縣堪圩鄉中心小學的禮堂里,北京市科普大使金聲的航天科普講座引發陣陣驚嘆。這場由廣西科技館與大新縣科協聯合舉辦的“小村莊的太空夢”活動,帶著科普大篷車和3D科普電影走進邊境學校,讓600余名邊境孩子近距離接觸航天模型。
該縣還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科技競賽,為學生提供展示創新成果的舞臺,通過以賽促學,激發創新活力,形成良好的競賽氛圍。近年來,大新縣組織學生參加崇左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航空航天創意繪畫、“華容道”等項目中屢獲佳績。
大新縣科協技術負責人介紹:“我們要讓邊境地區的孩子享受和城里孩子同等的科技教育資源,通過‘請進來+走出去’模式,邀請科普專家開展巡回講座,有效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水平?!?/p>
技術下沉激活鄉村振興動能
“截頂矮化后,八角樹產量能提高30%?!?月5日,在大新縣龍門鄉文明村墰扭屯的八角林里,林業專家手持修枝剪邊示范邊講解。這場針對八角低產林改造的培訓,讓50余名種植人員掌握了八角樹截頂、疏伐、病蟲害防治等技術。
該縣秉持科普服務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理念,組建科技特派員隊伍,深入田間地頭,聚焦八角、甘蔗等特色產業,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如八角矮化、甘蔗高效種植等,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與培訓服務。通過舉辦農業技術培訓班、開展線上答疑等形式,將先進的種植養殖技術送到農戶手中。同時,建立農業科技示范基地,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引導農戶學習新技術、采用新模式,推動農業生產向標準化、現代化邁進。
據統計,今年以來,全縣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12場,覆蓋八角、甘蔗、水果等特色產業,2000余戶農戶參加培訓。(梁桂花、胡允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