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剛剛接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考文垂接受采訪的時候說,將會在11月再次訪問中國,她還說自己很期待這次的訪問。
這個消息可引發(fā)了不小的討論,畢竟她剛剛上任就要來中國,很多人猜測她是不是來商討奧運會的事情,中國是不是要承辦2036年的奧運會了?
我們還會再承辦一次奧運會嗎?考文垂為什么會來訪華?
我們還需要再辦一次嗎?
說道奧運會,我想每一個中國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2008年我們第一次承辦的那一屆,北京天安門前那個煙花打出的巨型笑臉,鳥巢開幕式上的畫卷起筆,還有李寧踩著空中腳步點燃主火炬,每一幕都非常的壯觀,這次舉辦奧運會真的是非常成功,告訴了全世界:我們也能把全球最大型的賽事搞得漂漂亮亮!
不過該說不說,那時候的咱們,確實特別需要這樣一場全球矚目的表現(xiàn)機會,中國剛進入WTO沒幾年,制造業(yè)剛發(fā)力,城鎮(zhèn)化加速推進,我們發(fā)展快沒錯,可很多外國人還對中國有刻板印象:灰蒙蒙的天,臟兮兮的街,騎著二八大杠上班的人群,整體的印象還停留在上個世紀。
他們不了解真實的中國,也不相信中國能把奧運會這種頂級賽事辦得像模像樣,于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我們成功申請到了奧運會,一下子就給了我們一個在國際上露臉的絕佳機會。為了這場奧運會,我們不僅投入了數(shù)十億美元去搞場館、修地鐵、整環(huán)境,還在短短幾年內(nèi)推動了整個北京的城市大改造。
鳥巢、水立方、奧林匹克公園,這些地標性的建筑,不只是為奧運準備的場館,還是當時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的象征,那段時間全國上上下下都在為奧運準備,從學校到單位,從志愿者培訓到城市志愿服務,每個人都想?yún)⑴c一點。
可以說,那一年的夏天,全國人民都享受到了奧運的榮耀,奧運一開,旅游爆了,基建火了,服務業(yè)的生意直線上升,多少人靠著奧運這波紅利找到了新機會,水泥鋼筋不夠用,工地加班加點,飯店旅館爆滿,整個經(jīng)濟氛圍好到爆炸。
但問題來了:如果這次還能有機會承辦奧運會,我們還會再大費周章的舉辦一次嗎?現(xiàn)在的中國真的是已經(jīng)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整個的科技水平和發(fā)展速度都是世界前列,咱現(xiàn)在靠科技,靠實力出圈,按道理來說,應該是不再需要這樣的賽事來證明自己了。
而且說句實在話,現(xiàn)在再辦一場奧運會,它帶來的經(jīng)濟紅利未必像從前那么大,因為奧運會確實非常的燒錢,以前那是為了吸引更多的外國人來中國旅游,現(xiàn)在完全不需要了,去年免簽政策一放開,就有很多的外國人涌入中國,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在靠這個拉動旅游業(yè)。
那為啥國際奧運會這么青睞中國呢?
現(xiàn)在我們換個角度,站在國際奧委會的立場看看。他們?yōu)槭裁纯偸菍χ袊钅畈煌?strong>不管是之前巴赫,還是剛上任的考文垂,都對中國贊不絕口,難道只是覺得我們辦事靠譜?當然不止這些,其實國際奧委會的處境比你想象得要艱難得多。
實話實說,這幾年全球能穩(wěn)定辦一場奧運會的城市,是真的越來越少了,一方面成本太高,一場奧運少說幾十億美元,甚至可能達到上百億美元,過往有很多的國家舉辦過奧運會以后,產(chǎn)生了巨大的財政赤字,所以很多城市一聽預算就直接嚇退了。
另一方面現(xiàn)在民眾的想法也變了,很多人一聽要拿那么多錢去辦比賽,覺得還不如拿去修學校建醫(yī)院,尤其是歐洲那些老牌國家,一聽要辦奧運,很多市民立馬上街抗議。
這時候,中國就成了一個非常合適的選擇,我們有錢有基礎(chǔ)也有經(jīng)驗,第一次舉辦的成效就非常的好,并且現(xiàn)在的國際影響力也很大,更重要的是咱們可是“雙奧之城”,夏奧搞過,冬奧也搞過,從奧運村的管理,到轉(zhuǎn)播系統(tǒng)的運營,再到賽事志愿者的培訓,全套流程,我們早就熟得不能再熟,國際奧委會當然想中國再出手一次。
我們再看看印度的遭遇就更明顯了,十幾年來申請奧運次次被拒,2010年他們承辦英聯(lián)邦運動會,場館沒建好,橋塌了,選手宿舍垃圾成堆,各種的翻車現(xiàn)場,甚至連工作人員都不知道賽事安排,就這樣的執(zhí)行效率,你說國際奧委會能放心把奧運給他們?
反觀中國,不但賽事期間萬無一失,場館用完后還轉(zhuǎn)型升級,比如鳥巢成了演唱會的場所,水立方改成冰立方,一個場地多個用途,環(huán)保又高效,我想如果大家是國際奧委會的主席,肯定也想讓中國再舉辦一屆。
真要舉辦中國也能玩出“新花樣”
雖然現(xiàn)在看上去中國對再次辦奧運沒有太大必要,官方也沒動靜,但這事要真來了,我們想辦,是隨時能頂上的,只是這一次,可能不會再像2008年那樣由一個城市獨挑大梁,現(xiàn)在國際奧委會也意識到,一個城市來承辦全奧運不現(xiàn)實了。
所以他們開始鼓勵多城市聯(lián)合辦,就像2026年冬奧會,意大利就拿出米蘭,科爾蒂納丹佩佐等多個城市一起來搞,這種模式有可以分攤壓力資源互補,還能帶動更多地區(qū)發(fā)展,這樣安排下來就會更加的合理。
咱中國完全可以玩得更漂亮,其實現(xiàn)在的春晚就差不多是這樣的模式,有一個主會場,還有很多個分會場,放在奧運會上也是一樣的道理,想象一下:北京搞開幕式,天津負責田徑比賽,東北來點滑雪項目,這樣更多的城市就能享受到奧運會的紅利,經(jīng)濟的壓力也能分攤一下。
當然也有網(wǎng)友有更大膽的想法,如果奧委會未來開放跨國合作,我們還可以帶上幾個國家一起辦,比如和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來個東南亞聯(lián)合奧運,一邊辦賽一邊推動區(qū)域合作,連“一帶一路”也能順手推進一把。
到那時候,奧運會的高度那可就要再上升一層了,當然這一切都只是一種假設(shè),短期內(nèi)我們確實應該把重心放在國內(nèi)的發(fā)展上面,但是未來如果真的有機會搞一場多國聯(lián)合的奧運會,那可就真的是難以想象的壯觀了。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