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實習生 蔡熙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敏)記者從北京市舉辦的“兩區”建設五周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5年來,北京自貿試驗區三片區七組團以改革為抓手,推出了多項制度創新案例,實際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擴大,成為首都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海淀區作為首都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承載區,2024年GDP達1.29萬億元,聚集人工智能企業超1900家,通過備案的大模型89款,占全國兩成。“我們正構建‘1+X+1’現代化產業體系。”海淀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崔瑛介紹,中關村綜保區是全國首家全國首個應用“3+1”智慧監管模式,以“研發創新”為特色,“保稅研發”為主要功能的綜合保稅區。2024年實際利用外資17.66億美元,連續7年居全市首位。
昌平區聚焦于醫藥外資領域,該區區委常委、中關村科技園區昌平園管委會主任柳強介紹,全區累計落實210項創新政策,7個改革創新實踐案例向全國或全市復制推廣,微元合成全球首創“一步發酵法生物合成工藝”生產的阿洛酮糖獲批上市。全國首家國際研究型醫院投用,完成首個去中心化臨床試驗試點。五年來新增外資企業329家,百濟神州創新藥落地75個市場。一批本土企業開展“產品出海”“技術出海”“資本出海”,為高水平對外開放增添新活力。
朝陽區著力打造國際貿易數字化合作新模式,朝陽區副區長張梅介紹,該區成立了北京數據跨境服務中心商務中心區服務站,落地中國——新加坡首個全環節跨境貿易數字化實單試點,渣打證券等外資機構入駐。區域內,累計認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占全市近一半,持牌金融機構達1200家。
通州區聚焦綠色產業發展,構建“綠色自貿”體系。通州區委常委,副區長吳孔安表示,截至6月底,通州組團在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市場累計成交額突破1.8億元,綠色信貸余額超557億元,ESG基金與標準化碳鏈平臺推動綠色產業集聚。
結合航空港特色,順義區副區長周鑫介紹,順義組團內天竺綜保區2024年罕見病藥品進口占全國40%以上,全國綜保區績效評估位列第二;中德產業園集聚120家德企,年產業規模400億元;目前組團已累計入庫“兩區”項目2180個,居全市首位。
7月4日,北京市舉辦的“兩區”建設五周年新聞發布會。受訪者供圖
大興區副區長周沖介紹,作為全國唯一擁有兩省市自貿試驗區政策的區域,該區累計引入市場主體7800余家,外資企業360多家;形成“兩中心一平臺”數據出海綜合保障體系,服務京滬粵等9省市85家企業數據跨境需求,全國首創外企數據出境“綠色通道”和自貿區數據出境負面清單機制。2024年綜保區保稅進出口額同比增長3倍。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兩區”辦主任、二級主辦劉文虎介紹,亦莊組團在數據跨境流動領域率先推出全國首批負面清單,助力拜耳醫藥成為全國首個實現核心業務數據出境的外資藥企。該區生物醫藥領域獲批全國首個外資企業干細胞及基因診斷技術研發經營資質,落地相關企業12家;2024年實際利用外資12.64億美元,占全市自貿區43.8%,形成了16項在全國全市復制推廣的制度創新案例。
“亦莊組團將以更高開放水平、更優發展質量、更大改革創新,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精尖產業主陣地和科技創新示范區。”劉文虎表示,將持續為首都高質量發展和全國改革開放大局貢獻力量。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