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突然喊話中國要“永久劃定邊界”,莫迪政府還轉變了對金磚國家的態度,這背后顯然有著別的心思。那么莫迪想要的是什么?這對中國而言是好是壞呢?
過去這些年里,印度政府在中印邊境問題上一直都展現出非常霸道的態度,甚至還爆發了邊境沖突,兩國關系持續升級。但在上周舉辦的上合防長會上,印度不僅時隔5年派遣防長訪華,還對中方提出了一個重要消息。
據環球網報道,辛格在會議召開期間強調,印中兩國是“搬不走的鄰居”,印方不尋求和中方對抗,愿同中方一道妥善處理雙邊分歧。隨后他話鋒一轉,提到了中印邊境問題,并試圖推動“永久劃定邊界”。
乍一看,印度這是要徹底消除中印之間的矛盾,但實際上不過是玩兒文字游戲,想要侵吞中國領土。
簡單概述一下中印邊境分歧是怎么來的: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我們不僅要處理內部百廢待興的落后局面,還要應對外部局勢的威脅,印度就是其中之一。1958年8月,印度政府就中印邊境問題進行挑釁;到了1959年,中方一直希望和印度展開和平談判,徹底劃定邊界線。
然而印度根本不認可中國提出的方案,而是覬覦藏南12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面積,并在1962年6月出兵越過“麥克馬洪線”對藏南地區的錯那縣和塔格拉山脊進行展開入侵,同年10月中國邊防部隊被迫反擊,雙方正式打響交火的第一槍。在這之后,1967年、1987年和2020年前兩國都有爆發過沖突,導致邊境問題持續緊張。
去年在俄羅斯舉行的金磚峰會前夕,中印就邊境巡邏問題達成共識,算是罕見的局勢緩和。現在辛格再次提出“永久劃定邊界”,如果真的是抱著解決問題的態度,這無疑是一件好事,但問題在于印度依舊想占中國便宜。
從目前領土的實控面積來看,印度在西段占據的面積不小,東段更是幾乎占據了整個藏南地區。這些年來,印度不斷在侵占領土上大興土木、修路建橋和軍事設施,為永久侵占做準備。然而中國崛起的太快,這讓印度感受到了危機,不論是經濟增長、邊境基礎設施建設還是最重要的軍事領域,印度和中國根本就沒有可比性,時間一直都站在中國這邊的。
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只能轉變對中國的外交戰略,先是緩和邊境問題,并邀請美國在靠近中印實控線范圍內舉行軍演。現在更是提出了所謂“永久劃定邊界”,目的就是在印度還具備侵占領土優勢的情況下,利用國際法律阻撓中國奪回失地,占中方便宜。
至于辛格口中“中國有個最大鄰國”的言論,說白了就是想要給印度抬一抬身價,畢竟印度在5月初的印巴沖突中打出了0:6的戰績,讓印度這個“軍事強國”徹底淪為笑話。為了找回一些面子,印度這段時間抓住一切公開場合吹捧自己,就中國目前的影響力,印度想要“蹭流量”并不讓人意外。
當然了,國際局勢形勢不斷變化,印度這個純粹的投機主義者也做出了一些積極的改變。首先是在關稅問題上,莫迪在印巴沖突前曾主動向特朗普示好,希望能夠盡快達成貿易協議,避免自己被美國制裁。但美國在巴以沖突上的冷漠表現,以及特朗普對印度商品的加稅力度,都讓莫迪感到不滿。
再加上G7峰會前故意晾著印度、峰會期間讓印度坐冷板凳的舉動都讓美印關系下降好幾個層級,莫迪一紙訴狀將美國告上WTO并對美國商品加稅,距離7月9日暫緩關稅到期只剩幾天時間,莫迪也沒有對美國妥協,雙方簽署貿易協議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其次,莫迪開始改變對待金磚國家的態度。這不是莫迪幡然醒悟認錯,而是不改不行了,繼續延續之前的作風,很有可能被踢出金磚組織。最近這幾年,莫迪不是頻繁缺席金磚峰會,還拒絕人民幣作為金磚國家內部的貿易結算貨幣,甚至還公開阻撓金磚國家擴員,這一系列的行為對金磚發展沒有任何好處。在和美國關系鬧僵的情況下,莫迪也開始“及時止損”,開始積極拉進和中俄的關系,但有沒有用中俄印三方心里都很清楚。
就個人來看,印度從來不會醒悟,只是美國現在不給錢了,印度繼續阻撓金磚發展不符合利益,所以莫迪才會主動示好。不僅僅是金磚,印度對上合組織也惡意滿滿,5月底的上合防長會上,辛格也拒絕簽署聯合聲明。所以說,印度雖然是發展中國家的一員,但是秉性惡劣,死不悔改,這樣的國家還是趁早踢出群聊的好,免得之后在一些關鍵決議上給我們找麻煩。【戰旗團隊創作,文責自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