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劉洋)“青年下班,夜校開門!”7月4日,在北京市朝陽區職工大學(社區學院)的體育館內,“夜學筑夢·朝陽啟航”2025年朝陽青年夜校啟動儀式舉行,當日,“朝陽青年夜校總校”在該校正式揭牌,這標志著朝陽青年夜校有了凝聚資源、輻射全區的“中樞引擎”。朝陽團區委負責人袁浩歌表示,從下周一(7月7日)起依托社區青年匯平臺,包括舞蹈、音樂、非遺文化、人工智能等二十余門受青年人喜愛的課程將在晚上開啟,在豐富青年人的業余生活的同時提升他們的技能。
袁浩歌(左)和朝陽區職工大學校長蔡芳共同為“朝陽青年夜校總校”揭牌。 新京報記者劉洋 攝
儀式現場,北京市教委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副處長張璇授予中國音樂學院、國家游泳中心“朝陽青年夜校特別支持單位”的稱號;和平街街道四級調研員王琳琳和朝陽區職工大學副校長單杉為象外空間、首創繁星社區“朝陽青年夜校實踐基地”揭牌;袁浩歌和朝陽區職工大學校長蔡芳共同為“朝陽青年夜校總校”揭牌。上述實踐基地的建立,將為青年學員提供把課堂所學轉化為實踐的平臺。“我們希望整合朝陽區內資源,比如此次在朝陽區職工大學設立總校,也是借助學校資源,把社會的力量統籌起來,給青年創造更多的機會。”袁浩歌說道。
武術串燒表演、街舞、傣族舞、古箏箜篌連奏、戲法表演……現場,朝陽青年夜校教師代表們也分別帶來了精彩的演出,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夜校不僅有藝術類、美妝類課程,還開設了AI人工智能班,學員們可以學習人工智能相關的軟件類課程,提升能力。“這些課程都是我們前期通過調研以及團區委的微信公眾號‘青春朝陽’發起投票、票選出來的,下周一開始會通過公眾號招募學員,一些課程也會同步開啟,上課時間就在青年朋友們下班后7點左右持續至9點。”朝陽團區委基層組織部干部陳燁介紹道。
朝陽區職工大學(社區學院)藝術系副教授、箜篌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吳茜,現場演奏箜篌。 新京報記者劉洋 攝
陳燁告訴記者,早在夜校的籌備階段,便有學員在后臺留言詢問課程了。學費方面,根據團中央《青年之家·青年夜校項目實施指引》中“青年出一點、自籌有一點、項目補一點、市場讓一點”的方式,所有課程中志愿者、班主任補貼由朝陽團區委承擔,學員課時費均低于市場價格。師資力量方面,夜校除了和藝術類高校等進行合作外,朝陽區職工大學的老師們也參與其中。
朝陽區職工大學(社區學院)藝術系副教授吳茜是箜篌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她現場為大家展示了古箏箜篌連奏《茉莉花》。“我所教授的古箏、古琴、箜篌都屬于非遺類的樂器,我們學院有一批優秀的老師,在書法、繪畫、舞蹈、聲樂等方面都能幫助青年人學會自己所向往的藝術和特長。”吳茜認為,中國樂器更多講究“中正和合”,在夜校中用中國藝術的魅力去感染青年人,可以讓他們更多了解優秀的民族傳統,意義深遠。
據介紹,朝陽區職工大學(社區學院)是朝陽區政府主辦的唯一一所地區性獨立設置成人高等學校。為進一步發揮朝陽區職工大學(社區學院)在服務青年人群,構建多元化學習與成長平臺,助力青年全面發展的資源優勢,拓展學院作為區域學習中心的教育服務功能,此次與共青團北京市朝陽區委員會共同合作建立朝陽青年夜校總校,旨在打造一個服務于朝陽青年的學習平臺,探索面向在職青年群體的職業技能提升、興趣愛好培養、社交拓展實踐等,將總校打造成集青年教育、培訓、交流、實踐于一體的綜合性青年發展基地及區域內青年文化交流基地。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付春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