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想要的都可以給?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正式解除新思科技公司對華出口限制,恢復芯片供應。
據介紹,新思科技公司是美國一家電子設計自動化公司,同時也是全球第一的芯片接口IP供應商,主要負責可用于智能汽車、物聯網、AI領域的硅晶設計。
而與新思科技公司一起接到通知的,還有楷登電子和德國西門子,其第一時間發布聲明稱,已收到通知,可以繼續在中國開展業務,開放軟件及技術的完全訪問權限。
(美國政府下令解除禁令,恢復對中國的芯片供應)
為何會發生這樣的轉變?
一方面是因為中美曾在6月舉行經貿會談,直到近日才確認框架細節,從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聲明中可以看到,重點在于中國審批通過管制物項出口,所以美國也相應地取消芯片限制措施。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美國終于認清現實——國防工業基礎離不開中國。美國國防部報告顯示,無論航空、核還是導彈防御,美國國防供應鏈都非常脆弱,尤其是導彈防御領域,其中11.1%零部件都要從中國進口。此外,核領域中,中國供應商數量也占據首位。
事實上,自從美國開始加征高昂關稅后,中國就一直在積極迎戰,并下令對多種中重稀土出口進行嚴格管控,比如銻、鎵、鍺、鎢,碲,這些都是美國武器裝備的必需品。報告中提到,在稀土管控背景下,美國已有78%武器系統受到影響。
美國“防務快報”網站話說的很直白:“就國防、庫存乃至供應鏈來看,美國其實已經無法支撐與中國開戰,很難確定將中國踢出供應鏈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
(美國國防工業被稀土卡脖子,所以特朗普這才想著用芯片換中國稀土)
此番話,無疑給一直蠢蠢欲動的美國人潑下一盆冷水。
畢竟,就算拿不到足夠的稀土,特朗普也依舊信心十足,其依賴的底牌便是芯片,他堅持認為中國會在芯片禁令下率先妥協,從而乖乖交出稀土。
可事實證明,最先讓步的是美國,可惜,直到困難逼近頭頂了才認識到這個事實。
那么,問題是,美國愿意給中國供應芯片后,就能扭轉局勢了?答案是不一定。
首先要知道,美國面臨的困境是稀土斷供危機,而在美國人眼里,中國困境則是芯片技術落后。殊不知,在美國的大力打壓下,中國早已加速技術自主能力,一步步攻克難關,穩定量產7nm工藝AI芯片,悄無聲息中就已削弱美國“卡脖”效力。
更重要的是,與技術比起來,美國供應鏈脆弱性似乎更難解決,這才使得中國可以精準反制,直接鎖定美國武器裝備零件,再通過數字溯源系統阻斷出口貿易,最后靠法律法規讓美國連轉口渠道也徹底失去。
(特朗普的反復無常,引起不少盟友不滿)
不過,按照特朗普的反復無常來看,臨時的用芯片換稀土,未來也有可能再次出現戲劇性反轉。而只要“王牌”在手,我們就有底氣應對任何挑釁。
所以,別看現在特朗普還能靠貿易拿捏不少國家軟肋,但其政策的不確定性,只會讓美國不斷透支國家信譽,從而加速多級秩序的形成。
怎么說呢?
回顧這幾年的變化就能看出來,以美國為主導的世界規則,早已出現裂痕,從歐盟恢復與中國新能源電動車合作,到日本首相石破茂明確拒絕汽車10%關稅妥協方案,再到日韓澳等國紛紛缺席北約峰會……
美國外交失信正加快越來越多國家戰略覺醒,而這,也反過來動搖美元霸權根基。正如德國議員塞維姆所說,“美國到底什么時候才能夠明白,大家需要的只是伙伴,而不是主子!”
總之,特朗普本以為用關稅、芯片可以阻撓中國崛起,殊不知,去美元化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