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非洲為何有兩個“剛果”國家,它們是怎么來的

0
分享至

全文共2432字 | 閱讀需6分鐘



今天的非洲大陸有兩個國家,一個是剛果(金),另一個是剛果(布)。剛果(金)首都在金沙薩,剛果(布)首都在布拉柴維爾。這兩個靠近剛果河的國 家為 何有相同的國名?這背后到底有哪些歷史故事呢?


上圖_ 剛果河口,剛果(金)唯一的入海通道

第一,剛果(金)和剛果(布)在歷史上曾為一個國家——剛果王國。

剛果古代人民屬于班圖語族,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他們就在剛果河流域活動。公元前400多年,剛果的先民就發展了冶鐵業,其文明成為尼日利亞諾克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公元14世紀,剛果河流域的各個農業部落被逐步統一起來,形成了統一的剛果王國。1483年,葡萄牙人抵達剛果,剛果的情況逐漸被外界熟知。在葡萄牙人的幫助下,剛果王國的勢力逐步發展壯大,成為剛果河流域的強大王國。


上圖_ 荷蘭人筆下的剛果王國都城

16世紀初期,葡萄牙和剛果之間保持良好的關系。兩國之間互派外交使節,并通過談判的方式解決雙方的外交爭端。但隨著葡萄牙人在非洲的殖民地越來越多,葡萄牙人也把侵略的矛頭對準和他們和平相處多年的剛果王國。

1622年,葡軍進攻剛果南部地區,剛果軍隊和葡軍展開姆邦比戰役。經過激戰,剛果軍隊重創葡軍,剛果國王佩德羅二世希望能和荷蘭結盟,共同對抗葡萄牙,但荷蘭并沒有給剛果王國明確答復。1641年后,剛果國王加西亞二世登基,其聯合與荷蘭打敗葡軍。

剛果聯合荷蘭打敗葡萄牙這件事讓葡萄牙殖民者非常生氣,等到荷蘭人撤走后,葡軍卷土重來。1665年,葡軍在姆維拉戰役中打敗剛果軍隊,剛果國王被葡萄牙殖民者處死。剛果人民爆發反對殖民者的武裝起義,迫使葡軍撤出剛果。葡軍撤走后,剛果王國又陷入長達數十年的內戰,國力一蹶不振。

19世紀,法國、比利時和葡萄牙三國共同瓜分剛果王國,一個延續好幾個世紀的非洲強國成為歷史。


上圖_使用劍盾作戰的剛果貴族武士


上圖_17世紀 駐扎在果阿的葡萄牙軍隊

第二,1884年列強召開的瓜分非洲殖民地的柏林會議,為兩個剛果的誕生埋下了伏筆。

提到兩個剛果的誕生,我們得提到一件事和一個人。一件事是柏林會議,一個人是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

利奧波德二世是一位野心很強的國王,他知道比利時在歐洲列強中實力很小,但他又在列強瓜分非洲的行動中分得一杯羹。為了不引起其他列強對比利時行動的注意,利奧波德二世以“國家考察”的名義,派出一支軍隊深入剛果境內。但利奧波德二世怎么也想不到,他的軍隊一到剛果境內,就和法國產生矛盾,因為法軍已經捷足先登占領剛果。

比利時和法國為了瓜分剛果吵架,葡萄牙人也來湊熱鬧。這三個國家為如何瓜分剛果吵來吵去。為了平衡列強的利益,1884年,15個國家在德國首都柏林召開會議,經過104天的會議,各國達成有關共識:法國和比利時兩國以剛果河為界瓜分剛果。比利時的比屬剛果成立,這就是后來的剛果(金)。1910年,法屬赤道非洲成立,包含今天的加蓬、乍得、中非共和國和剛果(布)。

法國和比利時統治各自的剛果,一占就是幾十年。二戰期間,法屬剛果給戴高樂的自由法國運動提供相當多的支持。


上圖_ 比利時、法國、葡萄牙對剛果王國的瓜分

第三,兩個剛果獨立后,其國家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剛果(金)還曾改名扎伊爾共和國。直至1997年,扎伊爾才恢復剛果(金)的國名。從此,剛果(金)和剛果(布)兩個相同的非洲國家國名最終確定下來。

上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是“非洲解放的時代”,很多非洲國家從宗主國的統治下獨立出來。1958年9月,法國政府舉行全民公決,法屬赤道非洲解體,剛果(布)、加蓬、乍得和中非這4國成為法蘭西共同體的組成部分。1960年8月,剛果(布)正式獨立。

獨立后的剛果(布)政權更迭很頻繁,1961年,菲勒貝爾成為剛果(布)第一任總統,但菲勒貝爾的政權隨即在1963年的政變中被推翻。1968年,剛果(布)爆發“731運動”,馬里安·恩古瓦比成為剛果新一任總統。和以前總統不同,恩古瓦比上臺后堅持走社會主義改革。1969年12月,剛果人民共和國成立。


上圖_ 馬里安·恩古瓦比(1938年12月31日——1977年3月18日),剛果共和國總統

1990年后,剛果人民共和國又把國名改為剛果共和國。1997年,剛果(布)國內爆發內戰,直至1998年,內戰才有所平息。

由于經濟落后,又爆發過內戰,今天的剛果(布)依然是非洲地區相當貧困的國家。

在殖民地時期,剛果(布)在法國人手里還算過得下去,但比利時手里的剛果(金)可就悲慘多了。利奧波德二世好大喜功,其對比屬剛果的民眾展開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比屬剛果的人口從2500萬下降到1000多萬人。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比利時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剛果(金)國內的民族獨立勢力迅速開始活動。在卡薩武布等人的領導下,剛果(金)于1960年正式獨立,卡薩武布成為剛果(金)第一任總統。


上圖_ 蒙博托·塞塞·塞科(1930年10月14日—1997年9月7日),剛果民主共和國總統

1965年,政治強人蒙博托發動政變,推翻卡薩武布。對外,蒙博托起初實施親美外交路線。到了上世紀70年代,蒙博托實施更加務實的外交路線,和中國保持友好往來。

我們可以從改國名換國旗這件事看到蒙博托治國的強人色彩。上世紀70年代,蒙博托認為“剛果”這個國名是殖民主義時代的烙印,剛果(金)獨立后,為了體現出獨立國家的強大,“剛果”就不能再用了。1971年,蒙博托把剛果(金)正式改名為扎伊爾共和國。直至1997年,蒙博托被政變推翻,扎伊爾國名又被改為“剛果(金)”,全稱剛果民主共和國。


上圖_ 剛果(布)、剛果(金)

總而言之,非洲的兩個剛果都來自曾經強大的剛果王國,在列強瓜分非洲后,剛果王國又成為法國和比利時的殖民地,進而為兩個剛果的誕生埋下了伏筆。

參考資料:《剛果王國史》 (意)皮加費塔 甘肅人民出版社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國國家歷史》 incentive-icons
《中國國家歷史》
《中國國家歷史》連續出版物
4443文章數 38961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洞天福地 花海畢節 山水饋贈里的“詩與遠方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滨县| 沁阳市| 武威市| 信阳市| 西和县| 鹤岗市| 山西省| 甘肃省| 盐城市| 南城县| 柳江县| 康马县| 永登县| 岑溪市| 田阳县| 丰都县| 凯里市| 弥勒县| 丁青县| 赣榆县| 新乡县| 峨眉山市| 错那县| 辰溪县| 卢氏县| 长子县| 柳林县| 通化县| 顺昌县| 肇州县| 昆明市| 宿迁市| 华宁县| 宜丰县| 富顺县| 泸溪县| 广州市| 兰考县| 垦利县| 蓬莱市| 札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