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茲特克人
阿茲特克人(Aztec [英]['?ztek] [美]['?z、tεk]),又譯阿茲臺克人,阿茲特卡人,是墨西哥人數最多的一支印第安人。中心在墨西哥的特諾奇,故又稱墨西哥人或特諾奇人。主要分布在韋拉克魯斯、莫雷洛斯、格雷羅等州。屬蒙古人種美洲支。使用納瓦特爾語。
阿茲臺克人最先居住在墨西哥西部的海島上,11世紀開始遷移到現在的位置。根據傳說,他們得到神的啟示,如果一只鷹站在仙人掌上啄食一條蛇,那就是定居的地方。1325年,他們在首領特諾克帶領下,在特斯科科湖的兩個島上建立了特諾奇提特蘭城(Tenochtitlán,今墨西哥城)。
阿茲特克人原屬納瓦語(Nahuatl)系發展水平較低的一個部落,后來因吸收、融合這個地區其他印第安優秀文化傳統而迅速崛起。公元 11~12世紀間,從北部遷入墨西哥中央谷地,1325年在特斯科科(Texcoco)湖西部島上建造特諾奇蒂特蘭(Tenochtitlán)城。
1426年,阿茲特克同特斯科科、特拉科潘結成了“阿茲特克聯盟”,由阿茲特克國王伊茲科亞特爾(Itzcóatl)任首領,勢力日盛,在谷地建立了霸主地位。繼承人蒙特祖馬一世(Moctezuma I)及其后的國王不斷對外用兵,開疆拓土,至16世紀初,其疆域東西兩面已抵墨西哥灣和太平洋沿岸,北與契契梅克為鄰,南至今日之危地馬拉,人口約300 萬,發展到極盛時期。
1519年,西班牙殖民者埃爾南·科爾特斯(Hernán Cortés)利用印第安人內部矛盾,進攻阿茲特克國,蒙特蘇馬二世(Moctezuma II)在入侵者面前動搖不定,最后成為西班牙殖民者的傀儡。1520 年6月向人民勸降時被群眾擊傷而死。
科爾特斯在所謂“悲慘之夜”僥幸逃命后,又于1521年卷土重來,阿茲特克人在新國王夸烏特莫克(Cuauhtémoc)率領下,與圍城的西班牙殖民者展開殊死搏斗,最后由于糧食和水源斷絕,加之天花肆虐而失敗。
1521年8月,西班牙人占領特諾奇蒂特蘭,在城中大肆屠殺,并將該城徹底毀壞,后在其廢墟上建立墨西哥城。
1、傳說
“阿茲特克”一詞來自納瓦特爾語:aztēcah為aztēcatl的眾數,即“來自阿茲特蘭的人”的意思;然而,阿茲特克人稱他們自己為墨西加(Mexìca)或特諾奇卡人(Tenochca)。其名源于其發源地名阿茲特蘭(Aztlan,意為「白地」),此地位于墨西哥北部。他們也根據其遠祖特諾奇(Tenoch)一名,而稱為特諾奇卡人(Tenochca);也可能根據墨茨利阿潘(Metzliapan,意為「月湖」)一名,而稱作墨西卡人(Mexica),該湖名即特斯科科(Texcoco)湖的帶有神秘色彩的名稱。
由特諾奇卡人一名,派生出特諾奇蒂特蘭(Tenochtitlan)這個著名城市的名稱﹔由墨西卡人一名,派生出此城及其周圍谷地的另一名稱,此後又泛指整個墨西哥國家。
阿茲特克人自稱庫爾華-墨西卡人,把自己族名與科爾華坎(為墨西哥谷地文明最先進的一個民族的中心)這一地名聯系在一起。
在 1492 年時,新世界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就是中美洲(Mesoamerica),也就是現今的墨西哥及猶加敦半島之處,當地居民被稱為阿茲特克人,也被稱為墨西加人 (Mexica) 或鐵諾奇人 (Tenochca)。他們以首都鐵諾奇帝蘭(Tenochtitlan),也就是現今的墨西哥市為中心建立了偉大的文明,而鐵諾奇帝蘭可算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估計高達二十萬,而且被認為比當時歐洲的任何一座首都都還要亮、干凈。
其實阿茲特克人只是當地的許多部族之一,但他們驍勇善戰且擅長外交,因此特別引人注目。他們的士兵揮舞著木制或石制的武器,并把囚犯當作宗教祭祀的獻禮。他們的社會靠先進的農業技術維生,并帶給世界很多重要的糧食,例如蕃茄、玉米、可可及辣椒。不過阿茲特克人沒有馬、牛等大型牲口,雖有輪子,但只用在玩具上,因此阿茲特克人的運輸能力不佳,只靠人力來搬運所有物品。
根據傳說,阿茲特克人的祖先是從北方一個叫阿茲特蘭的地方來的,他們根據太陽神威齊洛波契特里的指示往南來到阿納瓦克谷(Anahuac valley)的特斯科科湖;當他們來到湖中央的島嶼時,他們看到一只叼著蛇的老鷹停歇在仙人掌上,這個意像告訴他們應該在這里建造城市。1325年阿茲特克人在這個地方建立了特諾奇提特蘭,一座巨大的人工島,現在墨西哥城的中心。
2、歷史
阿茲特克人族源不明,根據其本族傳說,他們在12世紀以前是墨西哥平原北部一個狩獵兼營采集的部落,後來才出現於中美洲。他們可能屬于大南移的民族之一,這次大南移對托爾特克文明的消失有影響。阿茲特克人定居於特斯科科湖上諸島并于1325年筑起特諾奇蒂特蘭(Tenochtitlan)城,此城一直是他們的主要活動中心。阿茲特克人能夠建成國家并最終形成帝國,主要依靠其著名的農業制度,使全部可用土地深耕細作,灌溉系統縱橫交錯,并墾植沼澤地成為良田,以是生產力甚高,國富民豐。
伊茲科阿圖(Itzcoatl)統治期間(1428~1440),特諾奇蒂特蘭與其鄰邦特斯科科及特拉科潘(Tlacopan)結盟,成為墨西哥中部霸主。後來又以商貿及征服為手段,發展成為帝國,轄有400~500個小邦﹔1519年前後,人口約達500萬~600萬,幅員207,200平方公里(80,000平方哩)。特諾奇蒂特蘭鼎盛時期,本城占地13平方公里(5平方哩),居民14萬人,成為中美洲文明中人口空前稠密之地。
阿茲特克國家實行專制體制,軍隊發揮主導作用。事實上,戰爭中的驍勇是阿茲特克社會中最可靠的晉升途徑。這個社會盡管等級森嚴,階級明顯,但個人地位甚易升遷。祭司與官僚階級參與帝國政務,社會底層是農奴、契約奴仆及不附加條件的奴隸。
阿茲特克宗教是融合性的,吸收了許多其他中美洲文化的因素。他們的信仰,本質上與更早的部落──主要是瑪雅人──的宇宙觀點有很多共同之處,如﹕現在的地球是一連串創世活動中最後一次的產物﹔地球的位置,介于13重上天與9重地獄之間。阿茲特克人的主神有戰神維齊洛波奇特利(Huitzilopochtli),太陽神托納蒂烏(Tonatiuh),雨神特拉洛克(Tlaloc),羽蛇神魁札爾科亞特爾(Quetzalcoatl)。人祭之風盛行,常以受害人之心或血獻祭太陽神。
與阿茲特克宗教密切相連的是歷法,祭司所掌管的繁縟的祭祀和慶典的周期,即以歷法為據。阿茲特克歷(Aztec calendar)為大多數中美洲民族所習用,由一個365天的太陽年及一個260天的神圣年所組成﹔兩個年度周期平行運轉,產生一個52年的大周期。
雖然阿茲特克人口眾多且戰斗力優越,但在果斷的西班牙征服者科提茲 (Cortez) 的軍隊攻擊下,阿茲特克人很快就被擊敗了,但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歐洲人帶來的傳染病。據估計,阿茲特克的人口在 1520 年有一千兩百萬人,但到了 1600 年已銳減到 100 萬人。西班牙人也與阿茲特克的敵人結盟來擴充軍隊陣容,并且因使用鋼鐵及火藥等武器而占上風。
1519年西班牙探險者到達美洲時,阿茲特克帝國仍在擴張,社會仍在進化發展,但被外來者所遏止。阿茲特克末代皇帝蒙特蘇馬二世(Montezuma II,1502~1520年在位)被俘,死於囚禁之中。帝國迅速為裝備精良的歐洲人所征服。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