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視頻與碎片化傳播時代,微短劇憑借“短、平、快”的特點迅速崛起,成為網絡視聽領域的新興力量,在促進文藝繁榮、傳遞主流價值、賦能千行百業、推動經濟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7月3日下午,第三屆北京網絡視聽藝術大會微短劇高質量發展主題研討在京順利召開。
此次活動以“精微致遠,‘劇’享精彩——微短劇高質量發展主題研討”為主題,學界、業界專業人士匯聚一堂,共同探討行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助推網絡微短劇行業資源有效對接、共同發展。活動現場,還發布了AIGC網絡微短劇、微電影大賽結果,表彰了一批優秀創作,為行業樹立了標桿,進一步激發了創作者的熱情和創造力。
2023年以來,微短劇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但在微短劇快速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部分作品過度追求爽感、忽視藝術品質和思想價值,面臨質量參差不齊的困境。因此,微短劇如何從高流量走向高質量成為當前行業共識,也成為本次主題研討的核心內容。
北京市廣電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志表示,要全鏈全程培育優秀作品,擦亮示范引領金招牌;用心用情實施精品計劃,釋放首都創作新動能;多措并舉優化營商環境,構建最優發展新生態。北京市通州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侯健美介紹了近年來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助推微短劇發展方面的系列措施,她表示,副中心將持續跑出視聽資源集聚+短劇攝制服務的加速度,孕育出更多微短劇精品,在光影交織中共赴行業美好未來。
對于微短劇行業的未來發展,北京長信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郭靖宇表示,“養IP、向未來”是一個綜合認知和策略,相信短劇行業也會在精心培育下,誕生更多更好的IP。
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楊海濤指出,對于長視頻平臺來說,要把微短劇從短視頻表達進化到影視化表達,即以用戶為中心,要用IP化改編去解決同質化問題、從追求數量到追求質量、抓頭部內容。
騰訊在線視頻影視內容制作部副總經理李啦分享了騰訊視頻精品短劇的核心戰略,分別是走精品化路線和堅持長期主義,包括“十分短劇”的品牌塑造,精耕內容,打造內容多樣性生態、讓微短劇賦能產業,跨界融合。
北京點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李江表示希望通過把微短劇新的業態帶出海,同時把我們的文化帶出海,讓更多的海外觀眾能夠通過微短劇了解中國文化。
抖音集團短劇版權中心策略負責人王晨認為,好內容的判斷和標準,在內容質量上需要關注的是人物的塑造、情緒的價值、故事的情節和差異化,在視聽呈現上主要關注構圖的光影、配音配樂、后期剪輯和服化道的突破,在硬件配置上要關注題材、元素、主創人員和主要演員。
在三場圓桌對話中,與會嘉賓聚焦微短劇展開了精彩的思想碰撞和對話,聚焦網絡微短劇的劇本生產、題材創新、跨界融合,深度探討微短劇的精品化發展之道。
在“向‘精’而行:微短劇的工業化升級與審美突圍”圓桌對話中,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副會長、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專家組成員陸先高從行業治理視角指出,微短劇標準建設需依托政府引導與分級審核機制,呼吁從業者嚴守內容安全與價值導向紅線。北京千山鶴鳴影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編劇錦沐提出微短劇創作應聚焦人性特質,通過“小切口敘事”實現傳統文化“潤物細無聲”的巧妙滲透。北京龍壹制作有限公司創始人、導演于亞辰以“辣椒面、跳跳糖”的辛辣比喻,揭示微短劇的“秒殺能力”,希望創作者錘煉“刀出鞘必見光”的穿透力。北京龍壹制作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演員徐藝真表示,演員的核心使命始終是真誠理解角色本質,職業純度不應因媒介形態稀釋。微短劇演員王道鐵表示,短劇演員需精密拆解人物精神圖譜,方能使高轉折劇情具備“生活流的真實感”。
在“向‘質’而升:橫屏短劇的內容演進與生態創新”圓桌對話中,多位行業專家和資深創作者圍繞橫屏短劇的內容創新、品質提升以及生態構建等話題展開了深入探討。體壇周報副總編輯、中國電視交流協會影視藝術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周蓉表示,橫屏劇需在內容敘事、視聽審美和價值立意上實現升維,擺脫算法依賴,追求“微而不弱、短而亦精”的精品化發展,維護微短劇創作的多元化生態。華策影視集團副總編輯、北京文心華策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賈堯表示,精品短劇需保留經典敘事底蘊,滿足觀眾對高品質情緒價值體驗的需求。北京健行京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演員、出品人侯京健表示,精品短劇需依托專業基因與資深演員加持,確保題材真實性與專業厚度,承載“真善美”的價值引導功能。北京峰舟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導演張馨元表示,要傳遞“被看見、被理解”的情感共鳴,“好看”的標準在于搭建情感橋梁,抵達心靈深處。微短劇演員鄧超元聚焦微短劇表演特質,提出演員須具備“精準的瞬間爆發力”,在極短時間內精準抓取人物內核。
“量”的領先如何轉化為“質”的引領?首都北京如何從“產業高地”躍升為“未來范式”?在“向‘新’而生:北京微短劇產業未來發展與探索”圓桌對話中,多位嘉賓圍繞北京微短劇產業優化路徑提出了各自的見解。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一帶一路”文化傳播研究基地主任李嵐從政策支持、行業規范、資金扶持、效率提升、產業鏈搭建等方面對北京微短劇產業的未來發展提出了全面而深入的見解。北京新視聽發展中心(北京音像資料館)主任趙晨表示,北京作為文化中心,應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促進創意、技術、資本等要素的深度融合,形成充滿活力的產業生態。北京美蘭德媒體傳播策略咨詢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崔燕振表示,微短劇的核心價值在于顛覆傳統影視的“仰視模式”,以“平視美學”直擊人間煙火。中國傳媒大學學報《現代傳播》編輯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劉俊表示,需進一步深耕內容創新,強化文化內涵。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鼓勵北京微短劇產業抓住先機從北京出發,走向全國,從北京出發,走向全世界。
微中有戲、劇短意深。隨著政策和技術的多方支持,“北京大視聽”精品創作的微短劇金名片也將越擦越亮,越來越多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高品質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微短劇也將不斷涌現,讓微短劇真正成為新時代文藝百花園中的一道亮麗風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