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記者 謝蓮 編輯 陳曉舒 校對 張彥君
俄烏戰事延宕近三年半,和平仍然難企。美國總統特朗普重返白宮前,曾多次表示將在上臺“24小時內”讓俄烏停火,后來則將時間表推至三個月、六個月。如今,半年將至,俄烏也已進行了數輪談判,但停火前景仍不明朗。
當地時間7月3日,特朗普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了大約一小時的通話。俄方表示,通話務實且具體。特朗普則說,通話未取得任何進展。這已是兩人今年以來的第六次通話。兩天前,普京和法國總統馬克龍也通了電話,這是兩國領導人時隔近三年首次通話,但并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在戰場上,局勢則在快速變化。一方面,俄羅斯方面6月30日表示,已控制盧甘斯克全境。另一方面,美國方面7月1日證實,美國暫停了對烏克蘭的部分軍事援助。據新華社報道,烏克蘭國防部隨后表示,沒有收到美方關于軍援變化的通知。俄羅斯方面則對此表示歡迎。
在第十三屆世界和平論壇上,俄烏局勢也成為多方關注的焦點。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考慮到戰場內外的變化,俄烏要達成停火協議仍然困難,雙方戰斗仍會持續一段時間。至于和平,仍需要各方大量的努力。
▲當地時間2025年7月4日,烏克蘭基輔,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襲擊,車輛被摧毀。圖源ic
戰場內新變化
雖然戰事已持續三年有余,俄烏在戰場上仍在激烈戰斗。近期,俄烏戰場上一個新的變化更是引發外界關注。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6月30日,盧甘斯克地區領導人帕謝奇尼克表示,俄軍已控制盧甘斯克全境。
2022年2月,俄羅斯對烏克蘭東部的頓巴斯地區發起“特別軍事行動”。當年9月,盧甘斯克、頓涅茨克、扎波羅熱、赫爾松四個地區公投加入俄羅斯聯邦。但烏克蘭軍隊一直在當地和俄軍進行戰斗。
俄羅斯總統普京此前表態稱,俄烏之間的任何和平解決方案必須以俄方實際控制其宣稱的“新領土”(包括盧甘斯克、頓涅茨克、扎波羅熱、赫爾松四個地區)為基礎。但烏克蘭方面對此表示反對。截至目前,烏克蘭也未對帕謝奇尼克的表態作出回應。
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學術主任安德烈·科爾圖諾夫(Andrey Kortunov)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按照俄方說法,俄方應該確實控制了盧甘斯克全境,而這表明俄羅斯仍牢牢掌握著戰略主動權。
科爾圖諾夫認為,需要關注的是俄軍全面控制盧甘斯克的引申含義。他說,如果他們能夠控制盧甘斯克這一個地區,俄羅斯軍事指揮官自然會希望也控制其他三個地區。由此,也許俄羅斯領導層認為,不久之后,為特別軍事行動設定的所有目標都將全面完成,俄羅斯可以繼續推進和談。
直接關涉戰場局勢的另一個變化是,美國方面證實,暫停了對烏克蘭的部分軍事援助。據新華社報道,美國白宮和國防部7月1日證實,美國暫停了對烏克蘭的部分軍援。美方沒有透露暫停交付武器的類型和數量。但據路透社2日援引多名知情人士消息報道,這些武器包括30枚“愛國者”防空導彈、大約8500枚155毫米口徑炮彈和142枚“獄火”空地導彈。
雖然烏克蘭國防部表示沒有收到美方相關通知,但有知情的烏方人士告訴路透社,烏方對此“徹底震驚”。歐洲方面也有些措手不及。俄烏沖突爆發后,雖然歐洲國家也為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但烏克蘭仍嚴重依賴美方援助。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日表示,烏美正在繼續就美對烏軍援問題進行談判。還有消息稱,有北約成員國也在積極推動美國國防部重新恢復對烏援助。
法國國際關系與戰略研究院院長帕斯卡爾·博尼法斯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削減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將改變烏克蘭和俄羅斯雙方的軍事力量對比,從而對戰場局勢帶來影響。“但我認為,這種改變也不至于導致俄羅斯全面控制烏克蘭。此外相比于武器援助,更重要的是,美國不能停止和烏克蘭的情報合作。”
科爾圖諾夫則認為,美國雖然部分暫停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但需要注意的是,烏克蘭已經有大量的美國武器庫存,這些武器預計還可以使用幾個月。此外,歐洲已經在努力尋找美國軍事援助的替代品,增加歐洲的軍事援助。
在近日閉幕的海牙北約峰會上,各成員國最終同意把年度國防開支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提高到5%。但外界關注到,北約內部對此其實也有分歧。
此外,科爾圖諾夫表示,歐洲能否補上美國援助的缺失,目前仍然存疑,因為歐洲人缺少某些類型的武器,譬如“愛國者”防空系統之類,他們也要依靠美國來獲取這些武器。博尼法斯則直接表示,雖然歐洲會繼續對烏克蘭表示支持,但“歐洲替代不了美國對烏克蘭的支持”。
▲當地時間2025年7月3日,烏克蘭波爾塔瓦,俄烏沖突持續,當地遭到襲擊,救援行動進行中。圖源ic
戰場外和談難
戰場局勢仍然緊張,戰場之外,俄烏和談迄今沒有明顯的進展。
今年稍早,俄羅斯和烏克蘭代表團實現了三年多來的首次面對面會談,被外界認為意義重大。5月16日,兩國代表團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了首次直接會談。6月2日,兩國代表團在伊斯坦布爾舉行了第二輪直接談判。
然而,除了達成交換戰俘和重傷士兵、協助失散兒童重返家庭之類的共識,雙方未能就停火達成一致。反之,俄烏雙方都對對方實施了大規模的無人機和導彈襲擊,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和基礎設施損毀。迄今為止,各方也未能就第三輪直接談判日期達成一致。
面對陷入僵局的俄烏和談,曾積極推動達成停火的特朗普似乎失去耐心,接連對普京放出重話,還威脅要退出俄烏沖突調解。7月3日,特朗普稱,他當天與普京進行了長時間的通話,雙方討論了伊朗和烏克蘭沖突,但通話未取得進展。
俄羅斯總統助理烏沙科夫則表示,普京與特朗普的談話“在同一頻率上”,談話務實且具體。他表示,普京在與特朗普的通話中指出,俄羅斯愿意繼續與烏克蘭的談判進程。但他也指出,雙方沒有討論俄烏伊斯坦布爾第三輪談判的具體日期。
“我認為特朗普想要一些快速解決方案,他不想等,他也不想在烏克蘭問題上花太多時間。因此,他希望盡快解決這一問題,即使僅限于停火。這就是他的意圖。”科爾圖諾夫說,“但如果從普京的視角來看,他認為僅停火是不夠的,因為停火期可能會被烏克蘭用來獲取更多武器、動員更多的人,然后戰斗又將重新開始。因此普京說,如果你想要停火,我們應該把它放在一個更廣泛的政治解決框架中。”
科爾圖諾夫表示,從烏克蘭方面來看,他們則更愿意討論停火而非政治解決方案,因為任何政治解決方案都意味著他們要做出重大讓步,但他們并不準備在領土或對武裝部隊的一些限制方面作出這些讓步,也不準備成為完全中立的國家。
“這在三國之間造成了非常困難的局面。特朗普試圖給基輔和莫斯科都施加壓力,以達成他想要的停火。但顯然,他不愿對普京施加太大壓力。因為他認為,如果他這樣做,他可能會打破華盛頓和莫斯科之間剛剛恢復的友好一些的氛圍,而這顯然是他所重視的。”科爾圖諾夫說。
博尼法斯在接受采訪時則多次強調,面對當前的局勢,烏克蘭或許需要更加“現實”。在他看來,目前并沒有一個俄烏雙方都接受的、現實的解決方案。“最開始,澤連斯基要求收回自戰爭開始以來失去的所有領土,但現在越來越多人認識到,這是不現實的。到了某個時候,烏克蘭可能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協。”
他指出,按照目前的戰場局勢,烏克蘭不太可能繼續控制頓巴斯地區、克里米亞地區,甚至其他更多地區。因此,最好的結局是結束戰斗,開始談判。“烏克蘭可以一年又一年地持續戰斗,但也無法全面控制所有領土。這是不現實的。而歐洲或許也需要讓澤連斯基更加現實。”博尼法斯說。
在特朗普斡旋俄烏雙方和談之時,歐洲的身影變得更加模糊。當地時間7月1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和普京進行了近三年來的首次通話——兩國領導人的上一次通話還是在2022年9月11日。
根據法俄雙方表態,此次通話更多地聚焦在伊朗核問題上,雙方均表示支持通過外交手段解決伊朗核問題以及中東地區其他沖突。針對俄烏沖突,愛麗舍宮說,馬克龍呼吁烏克蘭和俄羅斯盡快達成停火協議,并啟動談判,以找到堅實、持久的解決方案。
克里姆林宮方面則援引普京的話說,烏克蘭危機是西方國家政策的直接后果,西方國家多年來無視俄羅斯安全利益,現在正通過為烏方提供各種現代化武器,延長敵對行動。普京強調,俄方堅持可能達成共識的基本立場,這些共識應是全面的和長期的,旨在消除烏克蘭危機的根源。
澤連斯基當地時間7月3日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若要實現俄烏之間的和平,烏克蘭與俄羅斯領導人之間的直接會晤不可或缺。他還表示,烏方始終對特朗普此前提出的無條件停火倡議持支持態度。
對于俄烏和談的前景,博尼法斯表示,特朗普正在失去耐心,但他未來會怎么做,可能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案:一種是他放棄不管了,讓烏克蘭和俄羅斯自己去解決;另一種是,向俄羅斯施加更多壓力,迫使俄羅斯接受他提出的停火方案。“具體是哪種結果,我不知道。和平什么時候能夠到來,我也不知道。”
科爾圖諾夫也認為,俄烏和談前景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因為不知道特朗普下一步到底會怎么做。“但至少,我希望能看到某種降級。至于和平,它需要的是一個全面的政治解決方案,而這需要大量的努力,大量的承諾。而且,它不能只停留在特朗普、普京和澤連斯基之間,歐洲領導人也必須上桌。這并不容易,因為歐洲有自己的立場和關切。所以,俄烏要走向和平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值班編輯 康嘻嘻
星標“新京報”
及時接收最新最熱的推文
點擊“在看”,分享熱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