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蔣菡
水利部副部長陳敏今天在國新辦就全面推進江河保護治理有關情況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今年,我國區域性階段性旱澇特征明顯。南方進入汛期后遇到了第一號臺風“蝴蝶”,現在全國都進入了主汛期。截至今天早上8點,累計已經有329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個別地方極端強降雨引發山洪、山體滑坡、城市內澇等災害。
洪澇災害是我國的主要自然災害之一。陳敏表示,近年來,極端天氣事件頻發,水災害風險加大,防風險保安全形勢更趨嚴峻復雜。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布的《關于全面推進江河保護治理的意見》提出,要“加快構建流域防洪減災新格局”,就是遵循“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價值理念和“兩個堅持、三個轉變”防災減災救災理念,著力構建現代化洪澇災害防御“三大體系”,系統提升洪澇災害風險防控能力,增強應對極端暴雨洪水的韌性。
陳敏介紹,構建現代化洪澇災害防御“三大體系”,就是完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健全水庫、河道及堤防、蓄滯洪區等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通過綜合運用蓄洪、滯洪、泄洪、排洪等綜合措施,增強對洪水的主動調控能力;構建雨水情監測預報體系,優化氣象水文監測站網布局,增強雨水情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功能,實現延長洪水預見期和提高洪水預報精準度的有效統一;健全洪澇災害防御工作體系,構建責任落實、決策支持、調度指揮“三位一體”的洪澇災害防御工作機制,增強極端暴雨、特大洪水、重特大險情災情的應對處置能力。同時,依法加強蓄滯洪區管理和水庫庫容管理,留出行洪排澇通道和蓄滯洪空間。
陳敏表示,水利部圍繞著“四不”目標,即人員不傷亡、水庫不垮壩、重要堤防不決口、重要基礎設施不受沖擊,重點部署開展了強化流域水工程統一聯合調度、強化中小河流堤防巡查防守、入汛以后滾動加密雨水情監測預報等工作。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