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安革命紀念館,來自天南海北的游客通過“無聲”的文物,深入了解黨中央在延安的崢嶸歲月;在楊家嶺革命舊址中央大禮堂,干部、群眾輕撫木質長椅,仿佛能觸摸到那段革命歷史;在棗園革命舊址老一輩革命家舊居的窯洞前,絡繹不絕的青年學子于樸素的陳設間,體悟延安精神的真諦……
作為中國革命的圣地,延安擁有革命舊址445處,館藏革命文物逾4.3萬件(套)。暑期到來,奔赴延安開啟一場紅色之旅,成為眾多游客的選擇。
一
重溫歷史,汲取奮進力量
01
夏日的延安,滿目蒼翠、綠意盎然。延安革命紀念館在烈日下巍然屹立、莊嚴肅穆。
“第一站我們就來到了延安革命紀念館。一件件飽經滄桑的文物、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再現了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輝歷程,偉大的延安精神在講解員的深情講述中變得鮮活立體。”6月24日,來自西北工業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的2024級本科生王世宇說。
王世宇是第一次來延安。每到一處革命舊址,他總是看得仔細、聽得認真,不時和同學展開討論。
“這張看似普通的小炕桌,實則是國家一級文物。毛澤東主席就是伏在陜北老鄉家的這張小炕桌上,寫下了《沁園春·雪》。”行至紀念館內,講解員白婷向學生講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我們都背誦過《沁園春·雪》,今天能親眼看到見證《沁園春·雪》誕生的小炕桌,真是太有意義了!”聽了講解,王世宇和同學在小炕桌前停留并討論了許久。
延安革命紀念館始建于1950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最早建成的革命紀念館之一。
紀念館的陳列內容分為7個部分,展出文物2021件、照片900余幅,還原了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陜北等多個場景,再現了那段艱苦卓絕的革命歷史。
“我們采用全景虛擬現實、三維影像、照片縫合等技術,依托語音導覽、視頻介紹、互動分享等特色功能,以沉浸式空間觸動觀眾心弦,讓革命文物‘活’起來。”延安革命紀念館宣教部副主任李蓉說,紀念館還創新推出線上云講解、遠程云教學、研學實踐等活動。
二
故事生輝,精神薪火相傳
01
6月26日,在中共中央西北局紀念館,講解員王慧向游客講解革命歷史。
中共中央西北局舊址一隅(6月26日攝)。
“延安用五谷雜糧滋養中國共產黨發展壯大,支持中國革命走向勝利。延安和延安人民為中國革命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在中共中央西北局紀念館,講解員王慧在展廳的一幅油畫前站定,向參觀者娓娓道來。
這幅油畫名為《銅墻鐵壁》。畫面中,清晨的陽光灑向大地,蜿蜒不斷的隊伍沿著起伏的山嶺行進。面帶微笑的毛澤東同志與隊伍相遇,群眾簇擁在他周圍,充滿深情。
“在陜甘寧邊區,共產黨人住在簡樸的窯洞里,睡在硬邦邦的土炕上,穿著打補丁的舊衣服,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王慧動情地說,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誰放在心上。黨中央轉戰陜北期間,陜北人民在中國革命最困難的時候,踴躍支前,譜寫了一曲軍民生死與共、血肉相連的壯歌。
“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王慧字字鏗鏘,一番話贏來陣陣掌聲。
從事講解工作12年,王慧越發感到,只有不斷學習研究,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結合游客需求有針對性地講解、交流,才能架起文物與觀眾之間的橋梁,更好地詮釋延安精神。
“舊址現存土石窯洞150余孔,大小會議室、禮堂、機關餐廳各一座。紀念館的基本陳列《西北革命根據地暨中共中央西北局歷史陳列》再現了中共中央西北局為陜甘寧邊區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建設所作出的重大貢獻,以及領導邊區人民創建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奮斗歷史。”延安西北局革命舊址管理處主任汪成軍說。
三
光影重塑,提升游客體驗
01
觀看紅色演出,成為許多人體驗紅色旅游的新方式。演出用現代技術手段豐富呈現效果,讓人仿佛穿越回那段崢嶸歲月,體會革命的熱血澎湃。
6月26日20時許,在金延安景區,大型紅色歌舞劇《延安十三年》開演。隨著音樂聲響起,觀眾在演員的引領下走進“城門”,獲得跨越時空的沉浸式觀演體驗。
“音效、燈光、演員表演都很到位,我深深感受到革命先烈堅定的初心。這真是一部‘有筋骨、有溫度’的作品。”福建游客林克共說。
“我們復原了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延安街景,選取當時的典型人物和故事,通過聲光電融合的技術創新手法和互動式、沉浸式的表演形式,讓游客在觀演中更好地接受精神洗禮。”陜西旅游集團延安文化旅游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田光輝介紹,“為了提升游客觀演體驗,我們還加入了陜北民歌、陜北說書、陜北秧歌等元素,讓游客更好地體驗陜北的民俗風情。”
近年來,延安市不斷拓展紅色文旅融合發展路徑,豐富紅色旅游文化內涵和體驗形式,推動文旅產業深度融合,講好紅色故事。
如今,紅色旅游已不僅是中老年人鐘愛的旅游方式,還是青年人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形式。從過去的聽講解轉變為如今的參與互動,沉浸式的深度體驗讓越來越多的游客被紅色旅游“圈粉”。
往期薦讀
●
● ●
● ● ●重要指示精神
責 編 | 吉 潔 編 輯 | 馬義超
來 源:根據延安市文化和旅游局綜合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