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黃巖島當成坐標原點,美軍那艘號稱十萬噸級的超級巨獸,“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就那么活生生地挪到了離中國這座關鍵島礁只有52公里,也就是不到28海里的地方!這距離有多恐怖?現代戰機全速沖刺也就是幾分鐘的航程,驅逐艦上的大炮稍微準點都能打這么遠。
這可不是什么“無害通過”,也不是一般的所謂“航行自由”,這就是把航母開到了別人家院墻根兒底下,赤裸裸的武力威脅和極限施壓。
更關鍵的是,誰都清楚黃巖島及周邊水域是咱中國畫下的紅線區,闖進52公里范圍,那就是把腳丫子狠狠踩在了紅線上,明擺著試探咱們的底線,挑戰咱們的核心利益。
美軍把這個位置量得這么準,卡得這么死,本身就是把火藥桶擺在了最危險的邊緣。
踩這條“黃巖島紅線”的過程,美國人也著實演足了戲碼。
7月1日,“華盛頓”號領著一大票護衛艦艇,悄無聲息地溜過巴士海峽潛入南海,目標明確直指黃巖島。
到了7月2日,航線數據就明明白白顯示航母已經懟到黃巖島東北面那個敏感點位上,52公里的距離板上釘釘。
你以為它偷偷摸摸干完就撤了?那可不是美軍的風格。
7月3日,他們生怕別人不知道,高調地在官方社交平臺和媒體上放出大量現場照片和視頻。
畫面里最扎眼的就是美軍引以為傲的海空尖刀,F-35C隱身艦載戰斗機。
這家伙號稱“海空幽靈”,貼著地面低飛的時候雷達都很難發現,現在卻高調地在中國主權宣示的島礁上空轟鳴盤旋,一趟趟地起降演練。
與之配合的F/A-18E/F“超級大黃蜂”、空中指揮大腦E-2D“鷹眼”預警機也都在鏡頭里露足了臉。
這意思再明白不過:看,我美利堅最強的海上力量,就在你家門口耀武揚威呢!
為了把這股“威懾勁兒”搞到最大,“華盛頓”號甲板上還上演了一出“群英會”。
澳洲的、日本的、菲律賓的、加拿大的,一幫子小弟家的軍事人員和記者,硬是被拉上船當“看客”,擺出各種觀摩拍照的造型。
美軍的算盤打得噼啪響,想用這“多國聯盟”站臺的場面,給中國施加更大的心理壓力,在國際上造點聲勢。
這哪是什么單純軍演,這就是一場精心編排的“全球直播式挑釁”,想把黃巖島這塊地方炒熱,逼咱們在壓力下讓步或者亂了方寸。
但是!咱們的回應壓根兒沒按他們寫的劇本走。
美軍的飛機還在那兒盤旋,“看客”們還在甲板上東張西望,中國南部戰區的海空力量就已經迅速動了起來,而且一出場就是大陣仗!這可不是派一兩艘船過去意思意思就完了,是實打實的“海空聯合戰備巡邏”。
海上編隊的主力,像能干能打還便宜的054A型導彈護衛艦,帶著更靈活的056A型輕型護衛艦,像移動的海上長城一樣頂了上去。
空中陣勢更是驚人,重型多用途戰斗機殲-16,以其龐大的身軀和巨大的載彈量,直接成為這次應對的空中頂梁柱。
同行的還有同樣彪悍的蘇-30,以及能執行遠程奔襲、專門打擊大型艦船目標的轟-6K/J轟炸機。
最讓全世界軍事愛好者眼皮一跳的是,我們的轟-6J可是實彈上陣!從公開的照片看得清清楚楚,機翼下掛載的不是訓練彈,是實實在在的超音速反艦導彈,而且特征識別指向非常明確,很可能就是專門針對大型水面艦艇,特別是航母的“大殺器”,鷹擊-12!這玩意兒可不是擺設,速度快得嚇人(至少兩倍音速往上跑),末端還能俯沖變向突防,戰斗部威力巨大。
把這大家伙直接掛在巡邏的轟炸機翅膀下面飛給你看,這個信號簡單粗暴到了極點:你敢在我家門口玩火,就別怪我手里攥著的家伙事兒不留情,而且我完全有能力、有決心用它!
這種高強度、近距離的部署,自然而然地就把事件推向了標題里最勁爆的點,“殲-16正面對抗F-35C”。
南海空域說大很大,但對于高速戰斗機來說,有時候又顯得很“窄”。
美國的F-35C,五代機,隱身是看家本領,內置彈艙限制帶彈量(主艙就4枚中距彈),強在信息融合和當網絡節點。
中國的殲-16,重型四代半戰機,雷達個頭大功率足(我們自己的先進有源相控陣),帶彈能力極其恐怖(最多能掛12個蛋!),機動性一流,是多面手,打架猛對地對海也樣樣拿手。
理論上講,F-35C靠著隱身優勢是能占先機的,但這事兒真沒那么絕對。
咱們在南海島礁上可是布下了天羅地網:有能照出隱身目標的JY-27A這類米波警戒雷達,還有空中移動的指揮所,空警-500預警機盤旋著。
這些眼睛和大腦通過數據鏈連著天上的戰機。
這意味著啥?意味著殲-16可能根本不需要自己先用雷達去鎖定那架F-35C(尤其是隱身狀態),預警機或其他平臺發現了目標,立刻就能把數據信息“喂”給殲-16。
它完全可以憑借自身攜帶的超遠射程導彈,比如傳說射程逆天的霹靂-15(PL-15)和霹靂-17(PL-17),遠遠就沖著F-35C可能存在的方向來一發!這就叫“盲狙”,但可不是亂打,是有體系支撐的。
再說,如果真被拖入了你咬我我咬你的近距離空戰(狗斗),F-35C強調的是隱身和態勢感知,在極端的機動格斗中未必是重型雙發的殲-16的對手。
別忘了殲-16還能掛載世界頂尖的霹靂-10(PL-10)格斗彈。
所以說,兩代頂尖戰機在這種復雜電磁環境和強大體系支撐下的“第一次約會”,結果真是充滿了火藥味和不確定性。
殲-16代表了中國體系的強大力量彌補著代際差,正面硬抗F-35C絕非天方夜譚。
所有這些因素疊加起來,就引向了整個事件最戲劇性、也是標題最傳神的結局,“美軍航母啞火”。
想象一下,航母已經跑到人家52公里的鼻子底下,艦載機都飛人頭上去了,還拉著盟友搞了個“威懾大秀”。
對手直接把海空力量鋪天蓋地壓上來,重型戰機就在邊上晃悠,能打航母的超音速反艦導彈赤裸裸地掛在人家轟炸機肚子底下展示給你看。
按照以往美軍那高調的風格劇本,這時候五角大樓或者太平洋司令部早就該跳出來大聲嚷嚷了:指責中方“危險操作”、“不專業”、“搞脅迫”,反復強調自己那套“國際水域自由航行飛行”的陳詞濫調,再不濟也得抱怨兩句“遭遇不專業攔截”之類。
然而這次,從白宮到五角大樓再到太平洋艦隊的發言人,整個美軍系統突然集體“失語”了!美國海軍官方的回應呢?異常簡短、異常“例行公事”:翻來覆去就是幾句套話,“我們是按計劃合法航行”、“支持印太自由開放”、“遵守國際法”。
對于中國軍艦就在52公里處全程緊盯伴行,對于殲-16可能和F-35C擦肩而過的緊張一刻,對于被掛彈轟炸機瞄準的清晰警告畫面,尤其是對于自家航母踩了中方紅線這個最核心也最敏感的事實,他們全都選擇性地、刻意地回避了!只字不提,裝聾作啞,仿佛啥嚴重事情都沒發生過。
這種與以往截然不同的“低調”和“沉默”,簡直比他們大喊大叫還要引人注目。
這“啞火”后面藏的可不是心虛,而是一種經過計算的克制。
說白了,就是踢到鐵板了。
為啥突然慫了?深層原因其實不難琢磨。
首先,也是最根本的,他們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威脅和咱們玩真的的決心。
轟-6J亮出的鷹擊-12導彈不是模型!那是真能打到、真能打疼航母的東西。
而中國在南海構筑的“區域拒止”體系(也就是A2/AD)已經相當嚴密和完善。
這不是靠一艘航母外加幾架隱身機就能輕易破解的簡單陣勢。
天上飛的、水里跑的、海底游的、岸上立的,無數雙眼睛盯著,無數個火力點瞄著。
航母這種價值千億的巨獸,一旦開戰必然是集火目標,闖入這個“天羅地網”,等于把自己暴露在多層次、全方位的精確打擊火力之下。
美國人算盤打得精,威懾秀可以搞,真要跟一個體系完備、態度強硬的大國在自己家門口拼命?代價太大,想想都肉疼。
這種風險,他們真心不想、也負擔不起。
其次,拉的那群“看客”盟友,關鍵時刻真頂不上事。
日本、澳大利亞、菲律賓、加拿大這些人站在甲板上造勢還行,真要擼袖子下場幫美軍跟中國硬碰硬?門兒都沒有。
他們國內的政治環境復雜得很,沒一個愿意在南海沖突中替美國扛大頭、當炮灰。
那個精心策劃的“盟友登艦”橋段,本質上就是一場政治煙花秀,看著熱鬧璀璨,響一聲就沒了,增不了多少實際的威懾力,反倒暴露了美軍的“外強中干”,核心力量還得靠自己扛,風險還得自己擔,小弟們拍拍照片發發推特還行,扛雷?算了吧。
最后,中國方面主動且高效的信息披露策略,也封死了美軍后續操作的空間。
南部戰區第一時間就通過官方媒體把事兒講明白了:美軍航母在哪里(闖進了黃巖島東北水域),距離多遠(52公里紅線),我們干了啥(大規模海空兵力的跟蹤監視、警告驅離、戰備巡邏,而且明確展示了轟-6J掛著鷹擊-12!)。
事實清晰有力,把美軍挑釁在先、中國被迫自衛反制的邏輯鏈擺得明明白白。
這導致美軍很難再去歪曲事實或者大打“認知戰”。
想罵人都找不到立足點,只能閉嘴裝“文明”。
這場家門口上演的無聲驚雷,動靜雖然大,但信號無比清晰:任何企圖踩踏中國紅線的軍事冒險行為,不管包裝得多么花哨華麗,不管拉了多少看客助威,在實質性的防御力量和國家意志面前,最終都得蔫了火、閉了嘴。
美國的這次“啞火”,是對中國實力與決心一次非常規但又無比真實的“認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