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遼寧頻道
7月4日晚,沈陽音樂學院2025年度“雙一流”建設項目“國樂譜芳華 廉潔潤初心”——《廉韻二十四節氣》音詩畫主題音樂會在長青校區音樂劇場舉辦。遼寧省內音樂界的藝術家、教育家、評論家蒞臨現場,與400余名市民和學院師生共同觀看音樂會。
沈陽音樂學院在廉潔文化建設方面早有探索且成果斐然。2023年,學院積極創新廉潔教育形式,學院紀委聯合遼寧省紀委監委宣傳部,組織多院系專業力量創作推出“廉韻二十四節氣”系列短片。短片以國音雅樂展現二十四節氣的特征與廉潔寓意,24部短視頻在節氣當日于省紀委監委和學院公眾號、學習強國等平臺同步發布,迅速引發廣泛關注,點擊量高達數百萬次,成功打造出獨具特色的廉潔文化品牌,在遼寧省高校原創作品中頗具影響力。
此次由民族器樂系主辦的《廉韻二十四節氣》音詩畫主題音樂會,是學院在廉潔文化建設上的又一次創新突破。音樂會從前期創作的24部音樂作品中精心挑選9部原創精品,巧妙劃分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個篇章。演出融合廉潔文化體驗、詩詞典籍、國樂演奏、舞蹈表演等多元藝術形式,并以投影紗幕賦能大屏視頻帶來全新視覺沖擊,全方位、沉浸式地為現場觀眾呈現深厚的傳統文化、廉潔文化與音樂文化魅力,充分展示學院黨風廉政建設和人才培養的卓越成果。
春之萌動,萬物生發
音樂會在一曲清泉般的《流水》中拉開帷幕。
古琴弦動,泠泠淙淙,仿佛冰消雪融,山澗溪流掙脫寒冬的束縛,帶著初春的清新與活力,汩汩流淌,奏響生機盎然的第一聲問候;《驚蟄》打擊樂如滾滾春雷驟然炸響,充滿原始力量的節奏,瞬間喚醒沉睡的生靈;暖風拂面,夏意悄臨,《立夏》讓夏天的氣息涌動全場,琵琶、二胡和箜篌交織出一幅萬物并秀、新荷初綻的初夏圖景;《小滿》中高音阮弦音宛轉,如微風輕撫過待熟的麥浪,悠揚的笛聲,似農人對豐收的殷切期盼。
夏之熾盛,生命綻放
《夏至》奏響,高亢清越的笙音噴薄而出,古箏的弦音密集如驟雨,和中阮共同奏響盛夏最激昂的樂章;《大暑》通過竹笛悠揚的旋律與箜篌的“嘈嘈切切錯雜彈”,將大暑時節萬物在極限環境下迸發的頑強生命力渲染得淋漓盡致;戰鼓聲起,穿云裂石,一曲氣勢恢宏的《秦王破陣樂》回蕩在音樂劇場,笛聲激越昂揚,充滿了磅礴的古意與蓄勢待發的力量,在夏日的尾聲激蕩起雄渾壯闊的回音;涼風初至,暑意未消,《立秋》將古箏與二胡深情對話,弦音交織纏繞。
秋之豐盈,天地澄澈
暑氣漸收,天地始肅?!短幨睢犯挥袕埩Φ拿褡迤鳂方M合,營造出曠遠寧靜的意境,蘊含著對即將到來的豐收季的深沉凝望;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清越的揚琴聲如同清晨草葉上凝結的露珠,晶瑩剔透,彌漫著秋夜的靜謐詩意與淡淡涼意;二胡獨奏《立冬》,勾勒出一幅立冬時節萬物歸藏、天地蒼茫、歸于寂靜的深遠畫卷,寒意中透著肅穆之美,訴說著欲說還休的百轉千回。
冬之蘊藏,靜待春歸
隨后的《小雪》展現中西弦音對話,竹笛聲模擬著雪花悄然飄落的姿態,大小提琴的加入帶來一絲別致的色彩,描繪出初冬第一場雪的清新與溫柔;《小寒》奏響,仿佛能聽到凜冽寒風掠過空曠原野的呼嘯,營造出萬物深藏、天地一片冰封的極致靜謐;踏雪尋梅,凌寒獨放,千古名曲《梅花三弄》煥發新聲,奏響一曲穿越寒冬的生命禮贊。
作為音樂會的終章,《立春》的旋律層層遞進,宣告著寒冬已盡,溫暖的東風正拂過大地,新的生命輪回即將開啟。隨著最后一個音符化作漣漪漫過整個劇場,近一個半小時的視聽覺盛宴在觀眾潮水般的掌聲中畫上圓滿句點。
音樂會讓師生在欣賞國樂之美、品讀古韻芳華的過程中,重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廉潔文化,感悟清正廉潔與二十四節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精神契合,自覺增強廉潔自律意識,筑牢思想防線,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向縱深發展。音樂會將民族器樂演奏與二十四節氣等傳統文化元素相結合,為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提供新平臺,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增強民族文化自信。
沈陽音樂學院始終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著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堂”,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度融入藝術教育。面向未來,學院將始終以黨建為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持續推進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培養更多德藝雙馨的藝術人才。自覺在服務國家及區域發展戰略中找準定位、擔當作為,以高質量的藝術教育與文化創新,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遼寧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