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與群眾清理店面淤泥。
水位退去后,游客漫步黃龍溪古鎮。
近日,成都多地普降大雨。就在昨日凌晨,雙流區黃龍溪古鎮景區發布緊急通知,雙流區黃龍溪古鎮景區于7月5日凌晨5點啟動防汛應急預警,景區內游覽項目已暫停,不建議前往,請注意自身安全。
網絡上,4日夜黃龍溪雨橫風狂的畫面開始流傳。當地的實際情況究竟如何?就此,錦觀新聞記者深入黃龍溪一線,實地進行了采訪。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從凌晨5點應急預警啟動開始,雙流各級各部門積極行動,快速有效地防汛應急,確保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截至5日下午2點,黃龍溪鎮景區和相關社區水位已退,除景區游樂設施暫未開放外,景區已正常對游客開放,社區群眾生活秩序已逐漸恢復正常。
鏡頭回放
這一夜黃龍溪無眠
7月4日22∶30,雙流區氣象臺發布預警信號,對流云團攜暴雨逼近黃龍溪。23時起,錦江與鹿溪河水位飆升,古鎮川龍街內澇驟現,黃龍社區應急隊員踩著積水幫商家轉運物資,社區書記潘小龍大喊著切斷電源:“防漏電!”
防汛指揮部里,汛情通報此起彼伏:“川龍街內澇處置中!”“劍南大道樹木翻倒!”“嘉禾市場老路有樹障!” 應急燈的光暈里,600余名干部群眾的身影在風雨中穿梭。
5日凌晨1點,古鎮碼頭水位觸線,華龍旅游公司的船員們冒雨固定船只,該公司負責人楊文東扯著嗓子喊:“5艘快艇待命,隨時能沖!” 半小時后,嘉禾5組龍王廟溝漫水,雙流區黃龍溪鎮嘉禾社區黨委書記張小花蹚著齊膝洪水指揮轉移:“先保人!家具稍后!”
凌晨4點,嘉禾莊小區進水時,居民已在應急分隊協助下完成自救;5點,鹿溪河水位沖至 2.4米,三個社區內澇加劇,三級響應啟動,手電筒光束在黑暗中交織成網。
直到早上7點,水位穩在2.5米,距全面警戒僅差0.2米。9點,靜心苑最后一位老人轉移完畢……
截至8∶30,139戶受災、630余畝農田被淹、40余棵樹傾倒,但零傷亡的消息,讓熬紅了眼的守護者們終于松下緊繃的弦。這一夜,黃龍溪的燈火,始終亮在洪水里。
處置有序
繼續加強區域巡查做好疏通
上午11時20分,記者趕赴黃龍溪鎮嘉禾社區現場時,社區干部、志愿者和社區群眾正在清理店面淤泥。見到記者前來,正在現場指揮,且一夜未眠的張小花蹚著水走了過來。她告訴記者,因為黃龍溪地勢較低,錦江支流龍王廟溝水漫出,造成社區100多戶一樓住戶受到影響,暴雨后,黨員干部和志愿者以及群眾積極自救,雖有一定財產損失,但未發生人員傷亡。
同樣忙了一宿的黃龍溪古鎮景區綜治巡邏隊員陳勇眼窩深陷,說起4日夜的防汛,他又來了精神:“3點前雨跟瓢潑似的!我們扛著沙袋堵門,商家的冰箱彩電全是4人一組抬到二樓。” 他突然提高音量,手掌拍向大腿,“你信不?那水位半小時就躥20厘米,碼頭最高到2.5米,比前天整整高了40厘米!”
街角處,幾名工人正給傾倒的香樟樹圍上黃色警戒帶。陳勇抹了把臉指著說:“風最狂時連根拔起3棵,幸好凌晨那會兒街上沒人,不然真危險。”他踹了踹腳下的碎枝,“現在得盯著電箱,怕積水泡壞了漏電。”
“昨晚鎮上出動230余人次戰斗在一線,今天我來接班繼續守護大家安全。”黃龍溪鎮黨委委員、政法委員,武裝部部長劉炯告訴記者,目前,街道正積極對相關點位進行暴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加強電箱等區域檢查,做好疏通、處置。
水位退去
黃龍溪古鎮已恢復秩序
水,來得快,退得也快。中午12點過,記者站在川龍街口望去,4日夜被淹的商鋪前,幾名店員正用拖把沖洗地面殘留的泥沙。“凌晨還沒過腳踝呢,現在能光腳掃地了。” 一家小吃店老板甩了甩手上的水,門前的紅燈籠在微風中晃動,滴下的水珠濺起細小的水花。
三三兩兩的游客漫步其中,鏡頭對準斑駁的墻面和掛著“照常營業”木牌的茶館。“游樂設施關了,但逛老街、看古橋不受影響。”工作人員表示。街角處,兩名背著相機的游客正和穿藍馬甲的志愿者打聽路線。“昨晚住鎮上民宿,沒覺得慌,今早起來水就退了。”來自重慶的游客李女士笑著說,古鎮的煙火氣已經回來,沿街的小吃攤已陸續擺出。
“上下游信息通了,心里就有底了。”雙流區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汪向陽表示,在錦江流域黃龍溪點位觀測中,我們既關注上游水位、雨量、流量,又與天府新區、龍泉驛區、眉山市彭山區等周邊兄弟區縣鹿溪河流域互通互聯、共享信息,提升研判準確性。后續會持續緊盯雨情汛情,強化天氣監控,第一時間發布汛情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