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總統(tǒng)特朗普上臺以來,北約由于擔心被美國拋棄,開始想方設法討好華盛頓,甚至不惜以叫特朗普“爸爸”,并迎合美國海外戰(zhàn)略,來避免北約解體。
而就在討得特朗普歡心后,北約為了進一步討好美國,又開始在中國臺灣問題上作出幻想,尺度之大,引起外界高度關注。
7月5日,北約秘書長呂特接受美媒紐約時報專訪,在采訪期間,他除了趁機極力向美國宣揚北約的好處與優(yōu)點以外,還在中國臺灣問題上表示,如果大陸決定執(zhí)行統(tǒng)一行動,將會給俄羅斯打去電話,希望俄羅斯通過攻擊北約成員國領土牽制歐洲,從而讓臺海統(tǒng)一進程更加順利。
從呂特的表態(tài)來看,他的話里似乎有2個含義,第一是在混淆概念,通過渲染中俄抱團取暖,將本屬于我國內政的臺海問題,同俄烏沖突等歐洲防務相關聯(lián),博取眼球吸引美國注意。
此外,另一個含義則是挑撥離間,通過幻想俄羅斯會執(zhí)行我國的意圖,將中俄關系描述為一強一弱的不平等關系,進而激發(fā)俄內部不滿,實現(xiàn)分化作用。
不過,雖然呂特自我感覺良好,但很快俄羅斯方面的表態(tài)接踵而至,劈頭蓋臉的就是一頓批評。
首先,俄上議院議長阿列克謝·普什科夫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呂特對中俄合作的幻想是不切實際的,這種表態(tài)堪稱2025年最大的愚蠢政治言論。
隨即,俄前總統(tǒng)梅德韋杰夫也表示,呂特這個荷蘭人看來吃了太多容易致幻的毒蘑菇,臆想中俄在臺灣問題上的合作方式,臆想俄羅斯會入侵北約,不過他說對了一點,那就是學習俄語,有助于在西伯利亞勞改營里派上用場。
顯然,對于俄羅斯來說,他們很清楚,臺海問題是我國內政,俄方盡管支持一中政策,但不會輕易參與實質其中,不會干涉別國內政,而且相信我國有能力獨自解決臺灣問題。
此外,俄羅斯與中國也不是北約那樣的同盟關系,而是擁有各自利益的大國合作,不會為了另一個國家犧牲本國利益,也不會喪失政策獨立性,更做不到像呂特那樣,為了怕失寵而喊美國爸爸,中俄合作仍將建立在之前互相尊重、互利共贏的基礎上,不會受外界影響與挑撥。
實際上,北約作為冷戰(zhàn)時期的過氣產(chǎn)物,早就應該隨著美蘇爭霸的結束而消失,能夠存在至今,無非就是靠渲染俄羅斯等外部威脅,得以維系生存。
事到如今,北約作為大西洋地區(qū)性組織,非但不考慮如何解散,反而還繼續(xù)染指亞洲地區(qū)問題,甚至干涉別國內政,看來該組織距離被掃入歷史的垃圾堆,開始變得越來越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