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新加坡未來怎么樣都跟中國沒有關系,確實跟我們沒什么關系,那是新加坡人自己的選擇,只不過我們可以把新加坡當成前車之鑒,吸取一下經驗教訓,或者說單純看看熱鬧也行。
新加坡選擇的就是全盤西化,采用的是西方的制度、西方的語言,擁抱的是西方文化,差不多算是徹底斷絕了跟中國傳統文化之間的關系,這樣的思潮以前中國也有,只不過我們熬過來了。
如果我們熬不過來,那新加坡就是指路明燈,如今我們熬過了艱難時刻,迎來了中國的崛起,那回頭再看新加坡就有點意思了,越來越像一個小印度,印度裔甚至聲稱新加坡是最干凈的印度城市。
有人反對說新加坡正在印度化,理由是華人占比超過70%,但實際上印度裔雖然人少,但是精英化占比很高,而且能說會道,逐漸占據了國家命脈的一些關鍵領域,現在連新加坡總統都是印度裔的。
印度人還有個特質,那就是一個人擠進去了就會拉十個八個進來,新加坡的移民政策限制很緊怎么辦?那就先通過各種渠道進來再說,新加坡一共只有600多萬人,按比例來說印度裔只有不到60萬人。
但是人口統計只統計了公民和永久居民,而新加坡還有200多萬未納入統計的流動人口,這其中印度人占比驚人,新加坡街頭上印度的招牌、印度的咖喱、印度的烤餅比比皆是,這也許才是印度化的源頭。
聽起來文化多元化是件好事,但由于新加坡從開始就自己切割了中華文化,如今印度人多起來之后,印度文化反倒是大行其道,你能斬斷中華文化但是卻沒人敢斬斷印度文化,可以說已經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最近的選舉中印度裔和馬來裔聯手已經開始有點動靜了,甚至很多華人都支持他們,現在也就是硬壓著讓他們做不了新加坡總理,只能是華裔來做,但未來掌控力下降的話就不一定了。
印度人特別適合西方制度,夸夸其談是其長項,反正吹牛又不用負責任,所以印度裔在西方國家當議員、當首相、當總理、當總統都不稀奇,甚至在美國的硅谷都能壓華裔一頭,只不過現在硅谷有點醒悟過來了。
說到底坡縣就是個試驗田而已,讓大家好好看看不同路線之間最終孰優孰劣,有好地方我們就可以學習,不好的地方該警醒的就警醒,最后真印度化了那還可以讓馬來西亞吃回去。
其實不止新加坡,連加拿大、英國甚至美國都有印度化的可能,這條路上新加坡并不孤獨,所謂的文化多元化實際上就是去中國化而已,所以印度化是必然的,因為印度人才是贏學的老祖宗。
只能說一個領導人的眼光太重要了,擁抱西方文化的同時卻斷了自己的根,也就沒有了未來,當然我們也不能說什么,看看就行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