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毛主席因為一封信發了火,點名要給一位將軍重新安排工作,這位將軍當時的職位是地委副書記,不高不低,主席卻發怒:
必須重新給他分配!
主席為何如此生氣?此人又是何方神圣?那封信里又隱藏著何種訊息?
1972年,蕪湖市委大院里,工作人員擠在窗戶邊議論:“新來的副書記是開國中將!”“新疆來的大領導,咋到我們這小地方來了?”
一輛舊吉普車“突突”地冒著煙開進院子。車門一開,下來個皮膚黝黑、穿著普通的中年人。
他笑著跟大家握手,手掌上的老繭硌得年輕小伙兒心里一咯噔。這哪像大將軍,活脫脫一個種地的老農。
來人是王恩茂,身邊沒帶警衛員,自己蹬個自行車就往鄉下跑。
南陵縣發大水時,大伙兒看到,這位副書記二話不說,“撲通”就跳進齊腰深的水里,帶著大家搶險了三天三夜。
一天半夜,值班員看王恩茂辦公室燈還亮著,趕緊提醒:“老王,食堂給您留飯了!”
王恩茂從文件堆里抬起頭笑:“農民兄弟餓著肚子干活呢,咱們吃飽飯的更得抓緊!”桌上還放著半塊啃剩的玉米餅,那是他中午的飯。
別看王恩茂在蕪湖看著平常,他肚子里可裝著半部新疆建設史。
1955年,才41歲的他戴上中將軍銜,成了最年輕的大軍區司令。管著新疆軍區,還兼任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
那時的新疆,連老百姓都自嘲:“重工業?釘馬掌!輕工業?彈棉花!三產?烤羊肉串!”
王恩茂帶戰士們跳進刺骨雪水,人拉肩扛用爬犁運石頭,硬是運了7000方石頭修成和平渠。
更讓他發愁的,是20萬邊防兵的終身大事。花名冊上160個男兵才1個女同志。
王恩茂連夜給中央打報告。沒多久,3000湖南妹子來到了邊疆。
在和田篝火晚會上,他親自當證婚人:“今天你們成家,明天邊疆才有萬家燈火!”
1975年開春,王恩茂在蕪湖干滿三年。老百姓正念叨著“書記再干幾年”,他卻悄悄寫了封信。
信里沒提在蕪湖的苦與累,只念叨:“主席,我打小參軍,在部隊待了幾十年,心里總惦記著帶兵的事兒。能不能讓我回去接著搞軍隊建設?”
毛主席一看落款就愣住:“王恩茂?他怎么在蕪湖當地委副書記?”
轉頭就把秘書叫來,語氣帶著火氣:“你們知道不?當年他帶359旅在南泥灣開荒,又帶著部隊解放新疆,管著幾十萬軍民。讓他去蕪湖當個副書記,這不是大材小用嘛!趕緊查,重新安排崗位!”
毛主席一發話,王恩茂很快調任南京軍區副政委。
離開蕪湖那天,很多老百姓天不亮就等在路邊。賣豆腐腦的大爺非要塞他一碗熱乎的,種地的大娘把新摘的豆角往他兜里塞,還有娃娃舉著野花喊“王爺爺再見”。
王恩茂坐在車里直抹眼淚,車窗搖了好幾次才狠心升上去。
后來有人問起這段經歷,王恩茂總是擺擺手:“不管在哪兒,都是為人民服務。”
從西北邊疆到江南水鄉,他把接地氣刻進了骨子里。在新疆住地窩子,在蕪湖睡硬板床,走到哪兒,就把腳印留在哪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