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的一個“迷你甜筒”,竟讓一位年輕寶媽當場破防,可笑的是,她不僅拿到了甜筒,還對給她甜筒的人各種冷言冷語,當“在麥當勞白嫖一個甜筒”事件登上熱搜后,就連網(wǎng)友們都看不下去了:這種窮氣的家長,正在毀掉孩子的未來。
相信很多人童年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被家長帶去店里買東西,家長會刻意讓孩子去跟店員溝通,這種方式其實不是偷懶,而是一些家長給孩子們實踐學習的機會,學習的不僅僅是溝通,更是對禮貌教育的運用。
教育孩子懂禮貌,和讓孩子主動說出“謝謝”完全是兩碼事,因此這樣的實踐教育方式本身無可厚非,可問題的關(guān)鍵是,家長這樣教育孩子,究竟是為了讓孩子懂禮貌,還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看上去很有禮貌呢?這可完全是兩碼事。
寶媽讓孩子跟店員要免費甜筒,要到之后反而破防了
這位南京寶媽在一次逛商場的時候,帶著孩子去麥當勞,看到店里有免費送迷你甜筒的活動,就讓孩子自己跟店員溝通,要一個免費的迷你甜筒,可甜筒是要到手了,家長卻不樂意了。
只因孩子在要甜筒的時候,說了兩遍“謝謝”,而店員對孩子的道謝卻沒有給予同等的回應(yīng),甚至全程面無表情,這讓家長無法接受,認為自己最起碼半年內(nèi)在麥當勞消費了400塊,店員怎么能用這種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孩子呢?
可令這位寶媽怎么也沒想到的是,當她把自己的遭遇發(fā)到網(wǎng)上后,網(wǎng)友們非但沒有站在她這邊,一起去討伐店員的服務(wù)態(tài)度,反而嘲諷她,白嫖還甜筒還事多!甚至有網(wǎng)友一針見血的嘲諷她:這種窮氣家長,只會毀掉孩子的未來。
這樣的結(jié)果顯然出乎家長的預料,但網(wǎng)友的眼睛是雪亮的,不會因為誰發(fā)帖就跟風站隊,更何況這件事是非對錯一目了然,雖然送迷你甜筒是麥當勞推出的活動,但也不意味著白嫖就一定占理。
網(wǎng)友在這名家長身上看到的不是重視禮貌教育的家長,而是一個帶著窮氣、白嫖還斤斤計較的小氣家長,如果不是出于這樣的心態(tài),正常情況下家長根本不會在意店員是否回應(yīng)了孩子的謝謝。
畢竟站在店員的角度,他們也不過是個普通的打工人,有義務(wù)為消費者提供服務(wù),也并不意味著他們必須給消費者提供同等的情緒價值,更何況嚴格意義上來說,領(lǐng)取免費服務(wù)的孩子也根本不算消費者。
禮貌是個人的修養(yǎng),而非功利性的表達
而家長的這種行為,在孩子的視角里也會產(chǎn)生負面的影響,孩子也會理所當然的認為:說謝謝必然要得到同等熱情且禮貌的回應(yīng),否則就是對方的不對。
可這樣的結(jié)果顯然違背了家長對孩子禮貌教育的初衷,作為家長,當我們?nèi)ヒ蠛⒆又v禮貌,說謝謝的時候,其出發(fā)點是為了提高孩子的個人素質(zhì)和道德意識,而不是用“謝謝”去換取多么熱情周到的回應(yīng),出發(fā)點不同,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結(jié)果也不盡相同。
家長的格局決定了孩子的未來,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在這張白紙上畫下了怎樣的開頭,這幅畫作最終就會呈現(xiàn)出怎樣的效果,有格局的家長不會因為一句沒有得到回應(yīng)的謝謝而斤斤計較,相反,他們會格外珍惜這次教育機會。
讓孩子明白,禮貌是個人的修養(yǎng),我們對他人有禮貌不是為了得到怎么樣的回應(yīng),因為道德品質(zhì)的本質(zhì)是為了自我約束,而不是為了約束他人,當家庭教育變得功利,孩子的教育也會變得扭曲,這樣心態(tài)的家長,注定會影響孩子的未來。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