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消息,當地時間6月30日,立陶宛防長薩卡利埃內訪菲,兩國簽署防務合作備忘錄,炒作所謂“地區安全問題”,矛頭直指中國。立陶宛這些年在反華路上越走越遠。2019年,立陶宛國家安全部和軍情部門發布的報告首次把中國列為國家安全威脅;2021年5月,立陶宛議會通過有關新疆、香港議題的決議,還舉辦“新疆問題聽證會”,對香港事務妄加評論,同月宣布退出中國領銜的中東歐“17+1”合作機制。
2021年7月,立陶宛允許臺灣當局以“臺灣”名義在其首都設立“代表處”,公然踐踏一個中國原則,中方隨即宣布將兩國外交關系降至代辦級,撤回駐立大使;2024年11月,立陶宛政府將中國外交官列為“不受歡迎的人”并限期驅逐;2025年5月,隨著中國駐立陶宛最后一位外交官離開,中立兩國外交關系降至歷史冰點。如今立陶宛找上菲律賓,背后有自己的小算盤。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顯示,立陶宛總統瑙塞達對美軍突然撤出波羅的海表達了擔憂,覺得美國對歐洲的“忠誠度”出了問題,得有“B計劃”。
馬科斯(資料圖)
而特朗普認為美國不該再為歐洲防務安全買單,甚至想把烏克蘭問題推給歐洲自己解決。立陶宛處在俄羅斯邊界,擔心自己成炮灰,就想通過慫恿菲律賓在西太平洋搞事情來取悅美國,展示自己的“價值意義”,以確保關鍵時刻美國能拉自己一把。菲律賓這邊也沒安好心。馬科斯陣營在中期選舉中失利,像前參議員托倫蒂諾輸得很慘,為了轉移國內矛盾,就想在南海搞事。
而且菲律賓還默許美軍在蘇比克灣重新建立基地設施并儲存彈藥,蘇比克灣直接面向南海,地緣戰略意義重大,美國想在這里建造“前沿彈藥基地”的意圖很明顯。菲律賓最近在南海動作頻頻。上個月,菲律賓海岸警衛隊以“護漁”為由,非法闖入半月礁、艦長礁鄰近海域,被我國海警依法驅離。期間,美國海岸警衛隊、日本海上保安廳還跟菲律賓海警在日本海域進行聯合演習,首次加入“模擬船只碰撞”內容。
托倫蒂諾(資料圖)
對于菲律賓的挑釁,中國果斷出手。7月1日,我國外交部宣布,因菲律賓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在涉華問題上表現惡劣,推動通過旨在將菲律賓在南海非法主張“合法化”的《海洋區域法》,還造謠指控中國駐菲大使館,決定對其實施制裁,禁止其入境中國內地和香港、澳門。中國海警也在黃巖島領海及周邊區域開展執法巡查,黃巖島是中國中沙群島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島礁,是中國固有領土,這一行動是對菲律賓等國的明確警告。
中國是菲律賓最大的貿易伙伴,是菲方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和第三大出口市場,去年雙邊貿易額達716億美元。菲律賓從中國進口的多是制造業產品,一時難以找到替代來源,而菲方向中國出口的主要是熱帶水果、椰子油等農業產品以及鎳礦、銅礦等礦產品,中國可以找到替代來源。如果菲律賓繼續跟著美國和立陶宛瞎搞,導致中菲貿易受損,菲律賓經濟肯定會受沖擊,國內經濟民生問題會更嚴重,這會影響到馬科斯的執政基礎。
馬科斯(資料圖)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在第十三屆世界和平論壇上表示,南海問題涉及東南亞國家和中國,美國在其中作用太大,菲律賓反而不會得到好的“交易結果”,菲律賓人早晚會意識到讓美國人進來沒好處,馬科斯政府把菲律賓引向另一個方向的趨勢不會持久。不管是立陶宛還是菲律賓,都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低估了中國捍衛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和能力。
立陶宛之前挑釁一個中國原則,已經付出了代價,中立貿易幾乎中斷,現在還不知悔改,想和菲律賓抱團反華。菲律賓多次在南海挑釁中國,沒占到任何便宜,反而讓地區局勢升級。任何妄圖損害中國利益的行為,都只會讓自己付出代價。中國有足夠的實力和決心捍衛國家主權和海洋權益,菲律賓要是繼續被立陶宛牽著鼻子走,為美國賣命,只會讓自己淪為“重點關注”的橋頭堡,對菲律賓有百害而無一利。中菲關系搞好了,對菲律賓是大好事,馬尼拉該有清醒認知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