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7日報道 據拉美社7月6日報道,位于中國貴州省貴定縣的甘溪國家森林公園如今已成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典范。
據報道,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理念,這里從2011年以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森林蓄積量從3.35萬立方米增加到4.4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從86%提升到91.06%。
甘溪國家森林公園擁有194種陸生脊椎動物,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如林麝,以及二級保護動物,如獼猴和紅腹錦雞等。
報道稱,通過建立綜合經濟發展模式,這里的百合和竹蓀等經濟作物種植業每年為當地農民創造上萬個就業崗位,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
甘溪國家森林公園負責人在接受拉美社采訪時指出,這里不僅是生態保護區,更是數十年耕耘的見證者。
這位負責人解釋了這里的可持續循環模式,這項惠及數千農民的計劃在保護環境的同時,也增加了當地人的收入。種植業的收入返還給財政部門,財政部門再將其用于支付員工工資和生活費。
報道稱,除了依靠這樣的經濟發展模式,貴定縣還推動了三大關鍵產業的發展。第一個產業是占地14.28萬畝的山桐子種植;第二個產業是以刺梨為主的果樹種植;第三則是茶葉,種植面積超過20萬畝。
這種生態與經濟相輔相成的發展模式對森林公園的保護和傳承至關重要。
用甘溪國家森林公園負責人的話說,保護自然資源不是一筆開支,而是繁榮昌盛的基礎。(編譯/王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