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晚報報道,美國政府當地時間周三(7月2日)向美國兩大乙烷生產和出口商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 和Energy Transfer致函,撤銷了幾周前實施的一項限制性許可要求,為恢復對華乙烷出口掃清了道路。報道稱,這是美中正在進行貿易戰休戰的一個信號。報道還稱,限制解除后,已有8艘船只駛往中國。報道提到,美國乙烷出口量約有一半銷往中國,而美國乙烷出口停止將對美中兩國相關企業利益造成損害。此前這些船只在6月因限制措施而在美國墨西哥灣沿岸滯留。
美國商務部(資料圖)
就在不久前,據彭博社報道,中國已經連續三個月未購買美國原油——這是自2018年以來的最長紀錄。這無異于給了本就面臨著油價下跌壓力的美國頁巖油開采商一記新的打擊。根據公布的美國官方調查數據,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在5月未購買任何美國原油,與3月和4月的情況一致。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爭端也給市場帶來了沖擊。中國買家的缺席導致美國海外原油銷售量暴跌至兩年來的最低水平。
問題是,中國為什么突然對美國石油說不?簡單說,還是那個字:貴。先從成本說起,美國石油以頁巖油為主,這東西成本高得離譜,光是開采,盈虧點就得60美元一桶起步,而沙特和俄羅斯的原油,成本一個是19.68美元,一個是30至40美元。價格擺在這兒,中國買家選誰不言而喻。此外,政策也是個問題。美國這幾年對外能源政策反復無常,說不定哪天就來個附加條件、臨時限制。而中國現在從俄羅斯、伊朗進口石油,不但可以用人民幣結算,結算方式也更靈活安全。
美國石油(資料圖)
要知道,自特朗普上任以來,他積極推動廢除新能源補貼政策,大力扶持傳統石化能源產業。可結果呢?美國不想搞新能源,中國則在這個領域持續發力。而在石化能源領域,特朗普雖然鼓勵美國那些石油大亨大挖特挖。但問題是,美國哪怕挖了很多石化能源,卻面臨賣不出去的窘境,比如截至6月當周,美國在線鉆探油井432座,較前周減少了6座,同比下降47座。
最新戰況顯示,在這場較量中,反倒是美國先扛不住壓力開始讓步。除了特朗普著急要訪華以外,據路透社獨家報道,美國政府近日給通用電氣航空開了綠燈,允許其恢復向中國商飛出口C919客機所需的(LEAP-1C)發動機。更耐人尋味的是,除此之外,特朗普政府最近還接連撤銷了兩項對華關鍵禁令。先是給美國兩大乙烷出口商發函,解除了對中國出口乙烷的限制。同一天,德國西門子公司也收到好消息——美國商務部取消了對中國芯片設計軟件的出口限制。
在貿易層面,中美過去長達八年的貿易對抗,已經讓美國明白了一個最基本的道理,那就是在貿易層面,中美之間誰都離不開誰。而且某種程度上來說,美國對中國的貿易依賴遠大于中國對美國的依賴程度。至于軍事層面,雖然美國仍舊是全球第一軍事強國,但是中國正在迎頭趕上,此前美國智庫就給出過分析文章,認為中國的軍事實力很有可能在2050年前后超越美國。
特朗普(資料圖)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在“世界和平論壇”上的一席話非常有參考性,他說在零和博弈理念驅動下,“資源只能是我多你少,權力只能是我大你小,安全只能是我有你無”。如果中美在這種理念的主導下相處,勢必將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屆時全球將面臨共同毀滅的困境,關鍵就在于美國能否擺脫對霸權的執迷。通過最近的貿易談判,美國應當已經意識到了合作的好處和利益,事實證明中美合作才能互惠互利,如果美國反過來對華設置壁壘和門檻,最終只能兩敗俱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