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爸爸準時來接!”在西南位育中學西校區門口,看著孩子歡快地奔向暑托班志愿者,家長陳文庭終于松了口氣,“雙職工家庭最怕過暑假,孩子讀二年級,獨自在家我們總是放心不下。這個名額真是解決了大問題!”7月7日上午,2025年上海市小學生愛心暑托班開班。作為連續多年被列入市政府實事項目的民心工程,全市16個區和臨港新片區共778個辦班點,著力緩解雙職工家庭暑期看護難問題。
科創與紅色融合
“你們心中的科技成就有哪些?”在位于西南位育中學西校區的徐匯區田林街道辦班點開班主題活動上,暑托班志愿者、上海師范大學學生李姝凝正帶領孩子們探索當今科技的發展。上海既是“魔都”,也可以是“模都”,為培養青少年的科技創新意識,暑托班將3D打印等技術融入課程,從可佩戴的眼鏡到能組裝的立體花朵,孩子們用3D打印筆制作出各式各樣的立體玩具。
上海師范大學學生李姝凝正帶領孩子們探索當今科技的發展
今年恰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暑托班將科創與紅色教育深度融合,邀請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講述革命故事,退役大學生分享自身經歷,引導學生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83歲的上海新四軍歷史研究會三師分會名譽會長褚康齡帶來了自己珍藏多年的三套軍裝,向在場的小朋友講述自己投身革命、保家衛國的故事。“我們國家從富起來到強起來,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希望你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真愛和平、開創未來。”褚康齡語重心長地說。
上海新四軍歷史研究會三師分會名譽會長褚康齡講述革命故事
徐匯團區委副書記劉婧介紹,今年暑托班首次引入區域單位資源,調動“大院”“大所”“大企”,聯合商湯等企業參與科創系列課程。“我們希望把抽象的概念轉化為童言童語,讓小朋友領會科學家精神,從科技視角理解紅色精神的當代價值。”上海師范大學學生馬麗補充道。
趣味設計讓暑期“動”起來
暑期體育熱潮涌動,如何確保暑托班里的孩子也能充分釋放精力?田林街道辦班點給出了明確答案——天氣再炎熱,運動也不斷檔。“注意節奏,手臂擺起來!保持重心!”上午10時,體育教室內已是歡聲笑語一片。根據小學生的特點,老師設計了“蜘蛛爬”“彈簧爬”等一系列體適能訓練。曹棟梁等志愿者化身孩子王,帶著一群低年級小朋友開啟分組游戲接力。
大熱天也不能阻止孩子們動起來
田林街道暑托班班主任李曉向新民晚報記者展示了一份暑托班課程表:每周都安排了三次專業體育課程,內容涵蓋體能訓練、體育游戲、基礎武術等。“今年全民健身熱情高漲,家長也很關心孩子的假期運動量。面對高溫天氣,我們把體育課安排在了室內,讓孩子們能夠動起來。”
精準服務破解“看護”難題
對于像陳文庭這樣的雙職工家長而言,暑托班帶來的最大感受就是“安心”。劉婧介紹,徐匯區根據家長需求,在部分個別點位貼心推出開延時服務。“接送時間和我們上下班基本無縫銜接,孩子放在這里,比一個人在家更讓人放心。”一名家長滿意地說。
據悉,自2014年正式創辦以來,小學生愛心暑托班已連續12年成為市為民辦實事項目(市政府實事項目),并被納入2023-2025年市民心工程。目前累計共開辦了暑(寒)托班4705個,服務小學生超43萬人次,參與的大中學生志愿者逾10萬人。2025年上海市小學生愛心暑托班由團市委、市教委共同牽頭,聯合市委宣傳部、市精神文明辦、市信訪辦、市公安局、市水務局(市海洋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應急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體育局、市綠化市容局、市消防救援局、市總工會、市婦聯、市學聯、市少工委、市慈善基金會等單位共同主辦。
原標題:《樂不思“暑”!2025年上海小學生愛心暑托班開班》
欄目編輯:郜陽 圖片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陶磊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陸梓華 陶磊 實習生 徐一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