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曝料:原定兩天的中歐峰會有變動——7月25日歐洲領導人赴合肥參加經貿峰會的行程,大概率要泡湯了。這場被寄予厚望的中歐建交50周年慶典,在歐盟單方面取消經貿會談、王毅外長歐洲行遇冷后,徹底淪為“雞肋宴”。
6月17日歐盟突然取消中歐經貿高層對話時,理由冠冕堂皇:“貿易爭端無進展”。可翻翻歐盟的所作所為——對中國電動車征收35.3%懲罰性關稅,限制中企競標500萬歐元以上醫療設備采購,炒作乳制品補貼調查,甚至以“援俄”為由制裁兩家中國銀行。一邊掄大棒一邊嫌談判沒成果?這套雙標把戲連歐洲商界都看不下去,歐盟中國商會直接警告:這些操作只會讓中歐經濟關系復雜化。
王毅外長7月2日在布魯塞爾的“戰略對話”,更像是給歐盟的最后通牒。當歐盟外交代表卡拉斯嘴上說著“愿籌備好峰會”,手里卻攥著制裁清單不放時,中方的耐心終于耗盡。砍掉合肥經貿峰會的決定,恰似一記耳光抽在歐盟臉上——既然你們覺得經貿對話“沒意義”,那干脆別演了。
歐盟的困境在于既想對中國耍橫,又盼著中國給糖吃。他們原計劃在合肥峰會上推銷空客訂單,用中國市場對沖美國壓力。可當馮德萊恩在G7峰會獻媚般拋出“聯手對付中國稀土管制”時,特朗普卻甩出神回復:“中國加入G7也不錯”。更諷刺的是,中美稀土談判此時已進入關鍵階段,歐盟的“反華投名狀”瞬間淪為笑柄——美國要的是實利,誰在乎歐盟表忠心?
當中歐峰會從兩天縮水到24小時,當合肥的會面臺變成空中樓閣,歐盟該明白了:北京的耐心不會留給背插刀子的“伙伴”。建交50周年的香檳還沒開瓶,布魯塞爾官僚們已用單邊主義調出了一杯苦酒。不過眼下距離峰會開始還有20多天,也不排除會有其他變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