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編輯:法拉
特朗普又放大招了,有消息稱,他要對中國商品甩出500%的天價關稅,理由是中國沒甩開俄羅斯石油,偏偏選了“錯邊”站。
這消息從他身邊的共和黨議員嘴里漏出,語氣硬得像是要把貿易戰打到天上去,回想2018年那場關稅拉鋸戰,美國就沒少用這招嚇唬人,可中國愣是沒服軟。
這次特朗普像是憋足了勁,想借著能源牌把中國逼到墻角,可這招真管用嗎?歷史告訴我們,高關稅往往是把雙刃劍,傷人又傷己。
別以為這只是中美之間的恩怨,特朗普還給170個國家發了封“警告信”,揚言首批12國得吃70%的“對等關稅”,這擺明了是要把全球貿易規則捏在手里,逼各國選邊站隊。
東南亞、歐洲,哪家不怕被這關稅大棒砸中,可我看啊,美國這套霸道玩法,短期能嚇唬小國,長期卻可能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全球供應鏈這張網,哪是隨便一扯就能改的,中國作為“世界工廠”,貨品流向全球,美國自己都離不開。
特朗普想用關稅掐住中國的脖子,可真動手,全球市場怕是先亂套,那些依賴中國出口的國家,日子也不會好過,這不就是典型的“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嗎?
這不在美國的一頓操作下,海運市場最近炸了鍋,中美航線運費跟坐過山車似的,西海岸直接崩了63%,東海岸也掉了40%多。
簡單說,美國人之前瘋搶中國貨,倉庫都塞滿了,現在緩口氣,不急著買了,運費自然就跌了。
這聽著像好事,運費低了,企業成本不就省了,可我看,這里面藏著個大坑,貿易量要是真大跌,中美關系那點“穩定劑”可就危險了。
想當年,中美貿易戰最兇的時候,運費漲得跟火箭似的,美國人怕斷貨,拼命囤“中國制造”,現在需求一涼,市場立馬給臉色看。
可別忘了,美國人的日常生活,手機、衣服、電器,哪樣離得了中國貨,短期不買,遲早還得補貨,這波運費暴跌,其實是市場在“喘口氣”,不是中國影響力不行了。
但這事沒那么簡單,貿易這東西,不只是錢的事,還是大國博弈的晴雨表,運費跌了,說明美國市場有點“冷”,
這要是持續下去,特朗普怕是更有底氣耍狠,經濟一波動,政治仗往往打得更兇,可中國會怕嗎
要知道,中國可沒閑著,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外交場上已經開打反擊戰,外長王毅跑到法國,點名批評美國轟炸伊朗核設施,話說得硬氣,
這不只是欺負伊朗,是給全球主權國家敲警鐘!今天伊朗挨炸,明天誰又能安心?更別提核設施炸了可能引發全球災難。
王毅這番話,擺明了是在警告美國,別仗著拳頭硬就亂來,這招不光是護伊朗,更是在拉攏全球想“自保”的國家。
不僅如此,中國還順手跟法國把葡萄酒的舊賬給清了,法國答應提高在華售價,中國就不加反傾銷稅,這買賣看著簡單,法國寧可少賺點,也不愿丟了這塊大蛋糕。
王毅的歐洲行還不止法國,他串聯了好幾個國家,擺明了要抱團取暖,日本、歐盟也站出來頂特朗普的關稅威脅,擺出一副“你敢亂來我也不怕”的架勢。
中國這波操作真是高明,借著多邊合作,把美國的單邊霸道給架空了,外交這盤棋,中國下得穩,特朗普想靠關稅壓服中國?門都沒有!
但在與別國“交朋友”的同時,也得防著點,這不東南亞的牌桌上,又一張牌翻了,印尼這回坐不住了,打算跟美國簽個340億的大單,成了繼越南、柬埔寨后又一個“低頭”的國家。
咋回事?印尼的紡織品、電子產品,賣到美國的占了大頭,特朗普那70%的關稅大棒一揮,誰扛得住?
印尼這選擇,表面看是被逼的,可我覺著,里面還有點“算計”。畢竟,東南亞這地方,國與國之間明爭暗斗,印尼想借美國撐腰,在區域里多拿點話語權。
回想當年,東南亞國家也常在中美間搖擺,越南、柬埔寨不也這樣,可這回印尼的“認輸”,就有點唏噓,小國夾在大國博弈里,哪有真自由?
印尼這步棋,保住了眼前利益,可長遠看,靠著美國這棵樹,風險可不小,萬一美國翻臉,印尼的日子怕不好過。
這波妥協,也給中國提了個醒,東南亞這些“墻頭草”,今天能對美國點頭,明天也可能背后捅刀。
中國得更精準地挑朋友,哪些是真伙伴,哪些是“騎墻派”,得看清楚了,我看印尼這步,短期是解了燃眉之急,可在中美博弈的大局里,注定只是個小插曲。
歷史告訴我們,大國博弈拼的是定力和遠見,中國正以穩健步伐,書寫全球貿易新篇章,特朗普的狠招能走多遠?未來答案,盡在中國的下一招!
資料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