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1月,來自山東諸城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盧會亭和其他140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志愿軍戰友一樣,踏上了臺灣基隆陌生的土地。
盧會亭在解放戰爭時期就已是人民解放軍華野六縱的一名戰士,后來又作為志愿軍24軍的戰士來到朝鮮,參加了打擊“聯合國軍”的抗美援朝戰爭。
在戰場上盧會亭表現英勇,但無奈時運不濟,在一次戰斗中他負傷被美軍俘虜。朝鮮戰爭結束后,美國不顧中國政府的強烈抗議,強行把包括盧會亭在內的1.4萬多名志愿軍戰俘押送到了臺灣,污蔑說他們是“自愿去臺灣”的。
在臺灣,盧會亭舉目無親,蔣介石政府雖然假惺惺地成立了一個“志愿軍戰俘就業輔導總隊”,但卻沒有給他們介紹什么像樣的工作,只是把大部分人胡亂地編入“國軍”部隊,當了幾年兵就讓他們退伍了。
這些退伍人員身無長技,在地方上只能干一些駕駛摩托車拉客,飯店里跑堂,碼頭上扛包,在街頭擦皮鞋等粗活。
在臺灣的志愿軍俘虜
盧會亭也不例外,他憑借自己年輕力壯,靠著出賣力氣,給工地搬磚運石勉強積攢了一些錢,開了一家小面館,最后在桃園眷村成了家。
1961年8月31日,盧會亭的長女盧秀燕呱呱墜地,盧秀燕雖然家境普通,甚至可稱貧寒,但天資過人,加上學習努力,本科考入臺灣政治大學地政系,成了當時當地屈指可數的大學生。
1983年,22歲的盧秀燕以優異成績進入中華電視公司,先是充任記者,后來又做了新聞節目主播。
憑借對涉“立委”蔡辰洲等人涉嫌貪腐的“十信案擠兌”等重大社會事件的深度報道,盧秀燕很快成了臺中地區家喻戶曉的名字。
這段媒體生涯不僅賦予了盧秀燕敏銳的社會洞察力,更塑造了“理性務實、直擊要害”的公眾形象,1992年獲得金鐘獎最佳新聞節目主持人時,評審特別稱贊她“能用家常話講透政策要害”。
年輕時的盧秀燕
盧秀燕身上的這種特質,在1994年首次參選省議員時更是展現得淋漓盡致:當其他候選人空喊口號時,她帶著自制的“臺中交通黑暗點地圖”走遍選區,最終以破紀錄的12萬票當選。
在省議會期間,盧秀燕以“民生提案王”著稱。1996年她推動實施的《臺中市垃圾費隨袋征收條例》,成為全臺首個成功實施的垃圾減量政策。
當時還是環保署長的郝龍斌不吝稱贊盧秀燕說:“她把媒體人的問題意識轉化成了可操作的解決方案。”這種務實作風使她在1998年順利轉型“立委”,并創下五連任紀錄,2018年11月又當選臺中市長。
值得注意的是,盧秀燕作為一個志愿軍戰俘的后代,卻能在臺灣本省人占85%的選區長期連任,憑借的正是其“淡化意識形態,專注地方服務”的定位策略。
可以說,像盧秀燕這樣一個女流之輩,又是一個容易遭到白眼的“外省二代”,能夠從“立委”一步步走上臺中市長的位置真是談何容易!
參選造勢
盧秀燕拉攏人氣、抬高聲望的一貫作法,就是從不回避自己的家世背景,另一方面又絕口不提“統”、“獨”問題。
2019年面對媒體“你會不會被統戰”的質疑時,盧秀燕坦率又狡黠地以父親的經歷回應:“我家餐桌上有山東大餅也有臺灣蚵仔煎,這就是真實的臺灣故事。”
這種將家族創傷轉化為政治話語的能力,使她在“統”、“獨”議題上一直保持著微妙的平衡,她既會參加“兩岸城市論壇”為臺中市爭取農產訂單,但在提到“一中”原則時卻罕有表態。
盧秀燕的成功之路,還離不開擔任長期中天新聞節目主播的妹妹盧秀芳的鼎力支持。
2022年臺中市長選舉期間,通過妹妹策劃的《市長姐的廚房》網絡節目,盧秀燕別出心裁地以烹飪教學形式講解政策,在YouTube上創下單集百萬點擊量,雖然笑稱自己“做菜比辯論拿手”,最終依然成功獲得連任。
盧家姐妹
這種“只談家事,不談國事”的去政治化策略,某種程度上響應了島內很大一部分人的心態,即又要從大陸拿好處,又對統一模糊處理,最好是絕口不提。
隨著2026年臺中市長任期臨近,已經64歲的盧秀燕成了國民黨主席人選的有力角逐者,而盧秀燕的個人年齡擺在面前:如果再不拼一把,到了65歲也只能退居二線,逐漸淡出公眾視野了。
擔任國民黨主席的朱立倫并不是什么鐵腕的政治人物,其雖然被稱為“政治精算師”,但就任以來一直罕有作為,因此國民黨黨內早有人把盧秀燕視為朱立倫的有力挑戰者。
當然,身在藍營的盧秀燕不管心里怎么考慮,表面文章是最起碼要做的,之前她也曾公開表示,支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
但是隨著自己的政治野心逐步顯現出來,盧秀燕慢慢放棄了其傳統的搞模糊的策略定位,向“臺獨”立場靠攏。
真假難辨
今年2月,準備竄訪日本的盧秀燕接受了一家日本媒體的專訪,在采訪中被問到“會不會參選國民黨主席”時,她相當于半公開地表示“我正在考慮中”。
接下來再被問到對兩岸關系的看法時,盧秀燕的言論開始變得危險起來,她先是妄稱“臺島的地位沒有爭論余地,絕不能成為任何政權的附庸”,隨后又胡扯要臺灣“實現全世界的外事交往”。
盧秀燕的算盤打得太響了,她覺得自己的說辭既討好了日本人,又拉攏了島內偏綠的選民,也沒有得罪國民黨的中間派,卻似乎把那些支持統一的人和廣大大陸網友當成了傻子。
這種言論雖然沒有觸碰到“臺獨”底線,但卻已經明晃晃地向外界顯示她對臺灣未來的看法。到了今年6月,盧秀燕更是和“臺獨”頭目賴清德遙相呼應,拋出了更加離譜的言論“臺灣是國家”。
在此之前,雖然盧秀燕并沒有直接反對賴清德,但也不至于如此明目張膽地發表“臺獨”言論,此次公開越界踩紅線,顯然是想討好賴清德背后的深綠選民。
賴某又找到盟友?
說真的,臺灣島內像盧秀燕這樣,天天把“我們應該把精力放在民生、環保上”的政客為數不少,而且把其真實面目隱藏得非常好。
雖然國民黨內部有不少人對盧秀燕和綠營人士交好,模糊自己藍綠之分的立場表示不滿,但如今也有部分人利令智昏,把帶領國民黨走出低谷,贏得2028年“大選”的希望寄托在了盧的頭上。
他們覺得,如果像盧秀燕這樣敢說敢做的人當上黨主席,說不定國民黨這個江河日下的老黨還真能爆發出什么戰斗力來。
只能說,這些政客真的把自己的政治生命看得太長了:按照目前的形勢,2028年臺灣省能不能搞什么“大選”還不一定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