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897字,閱讀約7分鐘 ▼
仲夏時節,戲韻津門。值此中國戲劇文學學會走過四十載光陰之際,一場以“讓戲劇回歸文學”為靈魂的盛會——第十屆全國戲劇文學研討會,于2025年6月21日至22日,在天津傳媒學院隆重啟幕。
此次研討會吸引了來自文化和旅游部、中國文聯、中國劇協的領導,全國藝術院團的實踐者、科研院所的探索者、高等學府的傳道者,以及學會的會員理事代表,共同探討戲劇文學的當下與未來。
其中,由中國戲劇文學學會主辦、天津傳媒學院承辦的“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成立40周年系列活動·第十屆全國戲劇文學研討會·院校長對話”于2025年6月21日在天津傳媒學院大講堂進行。會議由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會長羊馳主持,參加對話的院校長有:上海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林在勇,上海戲劇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黃昌勇,中國傳媒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楊懿,中央戲劇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孫大慶,中國戲曲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冉常建,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學院院長李佩泓,深圳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原院長王維斌,四川電影電視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羅思,天津傳媒學院校長李罡等院校領導展開了深入交流。大家圍繞戲劇文學教育的現狀與未來、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等話題進行了熱烈討論,對戲劇文學教育的發展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會長、《中國劇本》主編羊馳
羊馳會長在開場致辭中表示,面對在座的各位校長和院長,自己懷著忐忑而敬重的心情,仿佛回到了學校課堂。他形容每所藝術院校都像一件獨特的藝術品,散發著各自獨有的戲劇光芒。此次“院校長對話”環節,正是希望邀請各位校長院長共同探討“戲劇文學的核心價值”。他強調,戲劇文學之根應當從院校生發,只有夯實教育根基,才能為戲劇文學的發展帶來希望。
院校長對話——
四川電影電視學院
四川電影電視學院校長、黨委副書記羅思
四川電影電視學院校長、黨委副書記羅思首先表達了對中國戲劇文學學會的感謝,她感謝主辦方給予這個交流的平臺。她說自己既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名編劇和制片人,這樣的雙重身份讓她對創作與教學都有深切體會。她真誠地向在座的各位戲劇文學界的前輩們致敬,感謝大家給予世界舞臺的美好作品,這些舞臺上真正發光的劇作作品不僅豐富了觀眾的文化生活,更激勵了無數年輕人立志走上創作道路。她感慨正是因為前輩們的這些作品,才讓更多的人對藝術和創作產生了向往和熱愛。
羅思分享了四川電影電視學院30多年來的辦學歷史和人才培育成果。三十三年來,川影不僅培養了全國影視傳媒界諸多具有影響力的行業人才,也有在編劇與戲劇領域熠熠發光的不少校友,編劇鐘偉(代表作電影《我不是藥神》《奇跡·笨小孩》),編劇王不(代表作網絡劇集《日光之下》)等,今年年初上映的現象級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從配音導演到配音主角們的靈魂聲音團都是川影的校友。特別是哪吒系列配音導演陳浩,最初就是在四川省人民藝術劇院演出李亭導演的作品《未來組合》中作為主演,后來在配音領域深耕多年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績。這樣的故事體現了教育與行業之間緊密的聯系和人才成長的非線性路徑。
回到她自身的教學與創作經歷,分享曾經在北京電影學院的課堂上,她會用整整8個小時去和學生們細品一部120分鐘電影劇作的方方面面。作為長片電影創作傳授者,在當下快節奏的傳播環境里,人們的耐心正在消失。如今,也“好像成了非遺傳承人”。
羅思校長提出了一個核心問題:沒有好劇本,真的是因為沒有好編劇嗎?她認為并非如此,而是因為創作環境沒有給予編劇足夠的時間與空間去打磨,同時也缺少真正給予不同類非大數據算法之內的作品孵化的決心和勇氣。她呼吁全國的專業院校聯合起來,為年輕創作者乃至在職創作者搭建更多“孵化劇本”的平臺,給劇本打磨、排練和深入研究留出真正的時間和耐心。
接著,羅思校長介紹了四川電影電視學院的堅持與耕耘:第一,學院堅持了4年的四川省劇本孵化基地,專注為川渝地區孵化戲劇與影視編劇,深耕內容孵化與編劇培育;第二,2024年,川影重啟了1998年就建立的青年藝術劇院,邀請原國家話劇院副院長羅大軍主導開發新劇目,力求實現“教育、實踐、作品”一體化的貫通鏈條。第三,重視基本功訓練,并與行業不斷同頻,編劇們可開設工作室與工作坊,形成內容孵化與創作矩陣。
她還特別回應了會上關于“戲曲重要性”的討論,指出戲曲藝術里的“省略”是中國人獨有的美學智慧。而當下流行的短劇中,恰恰是把所有戲劇空間“摘沒”了,只剩下了單一的結果,失去了應有的張力與留白。
羅校長強調,川影始終堅持招收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是深知編劇對這個行業和對觀眾的意義。她認為AI不可能真正取代編劇的創作——因為偉大的劇本寫的是“人”,寫的是“微妙與精確”。沒有任何人工智能能替代一個真正的編劇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和藝術表達。
最后,羅思誠摯邀請在座的各位藝術家、專家學者關注和支持四川電影電視學院的發展。她表示,川影是一片“熱土”,希望能為青年創作者留下一點點時間和空間。正如辦學是一項“長期主義”的事業,寫作、戲劇創作同樣需要長期主義的耐心與堅持。希望所有專業院校都能聯起手來,為未來50年的中國戲劇奠定更堅實的基礎,讓在100年后回望中國戲劇史時,還能看到更多璀璨的原創作品。
羊馳會長指出,羅思校長既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是一位編劇和制片人,今天的發言真誠、生動,充分體現了創作者和教師雙重身份的獨特觀察和深切思考。他還對羅思校長提出的“戲劇要為年輕人留白、要讓他們有表達空間”的理念表示贊賞,認為這對于全國戲劇院校和教育工作者都具有非常現實和寶貴的啟發意義。
合影留念
“戲劇的根本在于文學,文學的根本在于‘人’”——戲劇需回歸人的生命體驗、社會關懷與時代精神,讓劇本成為舞臺藝術的靈魂。戲劇教育不僅是技術與形式的傳授,更要培育價值觀與世界觀,幫助年輕一代在快節奏時代中保持對生活的耐心、對表達的執著和對文化的敬意。
—— 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出品 ——
來源 | 中國戲劇文學學會
編輯 | 鄒梅
圖片審核 | 賴光瑋
復審 | 尹丹
終審 | 余樂
歡迎投稿
cyxctzb2020@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