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
對于游泳存在認知誤區
誤區一:會游泳就不會溺水?
野外水域
水下情況往往十分復雜
可能有水草、淤泥等
容易困住游泳者
進而導致溺水事故
誤區二:使用游泳圈能避免溺水?
游泳圈不是專業的漂浮設備
當水流發生變化
未抓住游泳圈或者游泳圈功能失效時
就可能引發溺水
誤區三:手拉手就能救出溺水者?
手拉手救援
不僅無法把溺水者救上來
還可能導致更多人溺水
誤區四:溺水時會大聲呼救?
影視劇中經常出現
溺水者拍打水面、大聲呼救的場景
但實際上,真正溺水的人
往往想呼喊卻發不出聲音
甚至意識模糊
如果有人趴在水中或站在水中發愣
實際上可能已經失去意識
溺水可能發生在江河、水庫
也可能發生在浴缸、泳池
水邊玩耍、下水摸魚、水中撈物品等行為
都有可能導致未成年人溺水
這些兒童溺水高危場景
家長們一定要警惕再警惕!
近期
廣西、河南又有未成年人
因為到河湖游玩,不幸溺亡
案例一
6月8日,廣西柳州市,三名兒童在徒步通過一處滾水壩時不慎落水,當時他們并沒有監護人陪同。直到第二天,這三名兒童才被打撈上岸,經現場醫務人員確認已無生命體征。
案例二
6月14日,河南平頂山,一名男孩野泳時沉溺水底近半小時,男孩家屬只能在岸邊痛哭,男孩的大哥冒險下水將其撈起,經120搶救依然沒能挽回生命。
案例三
6月17日,河南省許昌市鄢陵縣,兩名兒童疑似去湖里撈魚發生溺水,另一名兒童嘗試施救也不慎溺水,最終僅有1名兒童上岸。
不盲目下水
就是防止溺水事故發生的最好辦法
請牢記“六不”“三會”!
“六不”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
不在無家長或教師帶領的情況下游泳
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三會”
一會相互提醒、勸阻,并報告危險行為
二會大聲呼救,求助大人,立即撥打報警電話
三會基本的自救、自護技能,
做到不慫恿、不旁觀、不逞能
來源:韶關發布
編輯: “和暢惠來”政務微信編輯部(編輯:池邊樹)
“和暢惠來”政務微信是中共惠來縣委宣傳部(惠來縣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推出的宣傳惠來、了解惠來的新窗口?!昂蜁郴輥怼眻猿职l布權威資訊,服務百姓民生,弘揚本土文化,彰顯惠來特色。
垂詢合作熱線:0663-6681035
聯系郵箱:HCHL336688@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