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烏軍無人機部隊司令布羅夫迪公開表示:俄軍用于空襲擊烏軍大后方的遠程無人機,每月的發射量很可能會達到一千架!由于俄軍6月份的發射量,僅為5438架,就已經讓烏軍苦不堪言了,若是再提高一倍,烏軍的防線就真的有可能出現整體性的崩潰了。因此,布羅夫迪的這一驚人預判,讓他本人也成為了國際社交媒體重點關注的對象。
布羅夫迪屬于烏戰中的新晉人物。6月3日,烏軍最高統帥部對高級將領進行大換血之際,烏海軍陸戰隊第414無人機營指揮官,布羅夫迪少校,出任了烏軍無人機部隊司令。顯然,47歲的澤連斯基總統,正在押注于少壯派將領:烏軍情局長布達諾夫——39歲;安全局長馬柳克——42歲;烏軍前敵總指揮-聯合部隊司令米德拉帕蒂——42歲;海軍陸戰隊司令杰利亞季茨基——48歲;布羅夫迪算是比較大了,50歲。
由于布羅夫迪在烏戰爆發之前,只是一名爭議頗大的商人,素有奸商之名,而三年多的烏戰打下來,他不僅成了烏克蘭英雄,甚至還成了烏軍無人機部隊的最高指揮官。晉升如此之快,以至于澤連斯基總統的這個任命,甚至在基輔內部,都引來了很多的不同意見。著名的美女議員貝祖格拉婭更是明確指出,布羅夫迪的晉升,是烏軍總司令瑟爾斯基將軍在提撥自己人,絕對體現了烏軍內部的潛規則:你幫我,我幫你,否則滾蛋!
不過,無論布羅夫迪的晉升,是不是瑟爾斯基將軍任人唯親的結果,他之所以引人關注,還在于他本身就存在太多的爭議,有三個原本互不相關的標簽,竟然集中于了其一人之身。
第一個標簽:長袖善舞的大糧商。出生于烏克蘭外喀爾巴阡地區的布羅夫迪,原本是一位純粹的烏克蘭商人:1991年,蘇聯解體時,年僅16歲的他,還只是一名中學生,正處于人生觀的形成階段,接受新烏克蘭的國家概念,應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1997年,在烏日哥羅德大學獲得“企業經濟學”專業學位之后,他立即投身到了因蘇聯解體、而變得機會無限的不動產商業活動之中,成為了該市著名的房地產開發商,媒體甚至稱他為“外喀爾巴阡王子”。
之后,隨著其名下的商業帝國發展到基輔,他成為了烏克蘭前總理亞紐采克的白手套,出任了烏克蘭農業部下屬的、烏克蘭農業交易所總經理,并在烏克蘭國家糧食和谷物公司的高層管理團隊中工作,最終,他成為“格蘭姆”集團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并將該集團打造為烏克蘭谷物出口商的前五名,他本人也從一個小地方的房地產商人,變身為烏克蘭著名的大糧商。
第二個標簽:激進的烏克蘭民族主義者。作為蘇聯解體的絕對受益者,布羅夫迪對基輔寡頭們控制烏克蘭經濟命脈,民粹分子控制烏克蘭的意識形態,絕對是舉雙手贊成并親力親為的:蘇聯解體后,烏克蘭的營商環境是相當差的,“叛徒”和“騙子”曾經是布羅夫迪身背多時的商業標簽,以至于他的住所,都曾遭到過火箭筒的襲擊。
所以,他劍走偏峰,向不反對別人指責他是一個激進反俄的民族主義者,并將之當成是自己的護身符:作為激進的民族主義者,他不僅當上了州議員,還利用在基輔政壇的影響力,得到了利用定向貸款向東方大國出口谷物的機會。然而,他后來被指控通過一家瑞士公司挪用15億美元,不僅以加價方式,將谷物供應給東方大國,還供應給埃塞俄比亞、敘利亞、伊朗、新加坡和香港。交易所得利潤,則被轉移到虛假法律實體的賬戶中。當然,布羅夫迪否認了所有針對他的指控,并成功地利用離職,將這種指控消弭于無形之后,他重回外喀爾巴阡州,繼續攪動當地的地產風云。
第三個標簽:絕望的無人機戰士。烏戰即將爆發之際,2022年2月7日,布羅夫迪就自愿加入了國土防御部隊。烏戰爆發之后,他很快出任了第28機械化步兵旅第206營第2突擊連的排長。由于不甘心躲在戰壕里挨俄軍的炮火,而且,敏銳地觀察到無人機作戰在前線的巨大作用后,2022年5月,前線呼號為馬達爾的他,就創建了自己的無人機部隊:馬達爾的鳥。當時,烏軍并沒有正式列裝無人機,所以,擅長商業運作的他,開始組織民間募捐活動為烏軍購買無人機,而他的無人機部隊,也成為了北約各國進行無人機測試的幫手。
然而,盡管在戰爭初期,烏軍的無人機部隊占據了一定的優勢,但是,烏軍整體上還是處于挨打的狀態,所以,他將自己打扮成了一個“絕望戰士”的形象:頻繁出現在電視臺和國際社交媒體上,不僅暗示要用無人機針對俄軍使用化武,而且,他還公開威脅有意向俄羅斯妥協的基輔高層!結果,隨著無人機在前線的作用越來越大,布羅夫迪開始出現在澤連斯基總統的視頻之中,并在巴赫穆特戰役中,與烏克蘭陸軍司令瑟爾斯基將軍建立了“戰斗友誼”。
雖然,貪腐之名,一直沒有離開過布羅夫迪:無論是募捐,還是接收國外的軍援,甚至是在烏境內建造自己的無人機生產企業,都是海量的資金運作,商業名聲不好的布羅夫迪,一直處于風口浪尖之上。但這一切指責,都不影響他的無人機部隊在2024年1月16日,被升級改編為烏克蘭海軍陸戰隊第414獨立營,布羅夫迪成為了該營的少校營長。
在其領導下,該部隊規模不斷擴大,涵蓋了40多個專業領域,并建立了訓練基地,以至于在2024年5月,澤連斯基總統親授了他“烏克蘭英雄”稱號,并在2025年6月初,將其升任烏軍無人機部隊司令。短短三年之內,布羅夫迪完成了一個從“奸商”到“作戰英雄”的華麗轉型。
除了這三個標簽之外,布羅夫迪之所以倍受國際社會關注,還因為他出任烏軍無人機部隊司令之后,就立即宣布要在100天之內對烏軍無人機部隊實施大膽的改革,并因此提出一個名為“無人機防線”的計劃:由加強型無人機團和無人機旅,組成無人機部隊,在最危險的前線地段,建立所謂的“死亡焦土帶”——摧毀一切可供俄軍敢死隊利用的建筑物,以求在烏軍無法發動進攻的情況下,不用肉搏戰,就可以遏制俄軍在關鍵方向上的進攻。
為此,布羅夫迪建議:1. 啟動一個統一的電子系統,用于規劃、分析、管理和報告無人機操作。2. 增加采購和實戰應用電子戰系統、電子情報系統、戰斗無人機和遠程布雷設備。3. 增加烏克蘭彈藥以及關鍵組件(如電池)的生產。4. 開發并部署地面機器人物流系統,用于向前線輸送彈藥和無人機。5. 啟動無人機系統部隊的大規模招募活動,包括建立民用FPV無人機操控學校。此外,布羅夫迪還建議改革遠程無人機對俄本土的打擊組織,集中力量打擊俄羅斯的戰略目標。
布羅夫迪“無人機防線”計劃的前瞻性,應當是非常不錯的。因為,俄軍在布羅夫迪上任之后,不僅加大了遠程無人機的攻擊力度,而且在重點打擊烏軍無人機的制造基地及發射基地。這顯然是在阻止布羅夫迪無人機防線計劃的順利實施。然而,布羅夫迪的完美計劃是否能夠順利實施,卻并不取決于俄軍的攻擊:他的宏偉計劃,必須要由天量的資金和大批的熟練工人來支持,而這兩樣,恰恰是基輔短板中最短的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